"一口井":做舟山佛教用品中的精品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2-07-06 浏览次数:680
“普陀”二字出自何处、有何寓意,恐怕有些土生土长的普陀人也说不上来。但是,有一家文化饰品店正在动普陀山文化的脑筋:把舟山的海洋文化和观音文化融入到新产品设计,先后推出“一木一绳船缆结”和树化玉做佛头的中高档佛珠系列产品,“我们想做舟山佛教用品中的精品。”
船文化是“木”和“绳”文化,创新在于树化玉
这家饰品店位于普陀区东港新城金城路,名字叫做“一口井”,是一家夫妻店。
何海燕、朱锋夫妇介绍道:“航海文化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船文化说到底是‘木’和‘绳’文化,一木一绳船缆结挂坠中的‘木’我们用树化玉来体现。树化玉是乔木被埋入地层而没有被碳化所形成的宝石,具有玉的形态而保留了植物纹理,在缅甸被称为植物舍利子。‘绳’则是指手工搓成的茶色棉绳。”
“船绳结的另一个特色是扣的部分采用渔民靠泊时打的绳结。这种结不是死结,但又能保证绳子不会松动脱落。”这是夫妇俩推出的第一个新产品,在今年的佛博会上试销,反响不错。
“我们想做舟山佛教用品中的精品”
夫妻二人随后把树化玉运用到佛珠设计中做佛头,“我在其他地方还每看到这种做法”;材质上主要采用黄花梨和小叶紫檀木两种高档木料。做工上,“我们的佛珠都是整园;颗颗几乎一样大;孔径小,这样整串佛珠随意放置都呈圆形。”佛珠数量符合佛教的规制。
朱锋前期曾对北京、厦门等地的佛教用品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他们做得很精致”,但“可能是普陀山香客的钱太好赚了,山上多是义乌等地批发来的低档佛教用品,没有品牌,缺少包装,更别说介绍普陀山文化。”
在细节上追求完美
推出船绳结时只有一句广告词:戴上船绳结,让心去远航。但到做佛珠时,夫妻二人开始在包装上大动脑筋。
大颗佛珠的包装竟然是一个木质滑盖龛盒,堪比古时大家闺秀的首饰盒。女士佛珠包装盒是一个牛皮纸做成的抽屉盒,封面上烫着金字,介绍不肯去观音院的故事。盒子上还有一句话:“清静为心皆补怛(da第二声),慈悲济物即观音”。夫妻向客人介绍时说,“补怛”二字即是普陀的谐音,这句话集中浓缩了普陀山观音文化。
每一件产品在出售时,都随赠一本古香古色的线装牛皮纸小册子。一面是产品材质介绍,另一面详细介绍了不同数量佛珠所代表的特殊佛教意蕴等。朱锋说:“我们在细节上追求完美,赋予它更深的文化内涵,从而也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