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用品网 - 佛教用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民俗风情 | 企业新闻 | 人物专访 | 行业新闻 | 行业专题 | 用品知识 | 宗教文化 | 佛典故事 | 佛教礼仪 | 佛教论文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中国佛教在城市化进程中该如何自处?
B.biz | 商业搜索

中国佛教在城市化进程中该如何自处?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3-08-28  浏览次数:19250

一、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佛教的几种明显改变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起伏跌宕,绵延不尽,发生过多次变化,但无论兴衰进退,都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联。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改变,佛教也在与时俱进,尤其是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中,其变化更为明显。

1、城市区域不断扩张,“姑苏城外寒山寺”在这种进程中,跑进了姑苏城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扩张,小城市在向大城市靠近,大城市在向国际大都市发展。据统计,1984年,全国295个城市市区土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7.6%,到1996年,就增加到18%。近20年来,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武汉、南京、广州等特大城市周围的若干县区,均已建设成为城市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城市自身大规模扩张,并向周围地区产生强大辐射。原来处于郊区的寺院,被迫进入了城市。“姑苏城外寒山寺”在这种进程中,跑进了姑苏城内。再以徐州为例:清《府志》记载,徐州城南五里有山,曰云龙山;山上有寺,名兴化寺。现在的云龙山已在徐州的市中心了,寺也成了市中心的寺。这样的例子,我想在全国绝不少见。

2、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佛教信众都市化比例空前提升。国家统计局2006年公布的我国总人口比例,城市化率从1979年的13.8%提高到了2006年的46.7%,27年间提高了22.9个百分点。全国城镇人口接近6亿,其中: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人口增长了5.5倍;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人口增长了10 倍; 50--100 万人口的大城市,人口增长了4.8倍。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由于农村经济成倍增长,作为地区性生产、贸易、服务集聚地的镇逐渐城市化,人口迅速膨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我国佛教信众的居民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地改变,由以农村居民为主,转变为以城市居民为主。以徐州兴化禅寺的信众为例,1982年,寺院开放之初,城市居民信众占总人数的21%,到2007年已上升到74%。也就是说,目前在佛教信徒中,有三分二的是城市居民。

3、城市土地价格的上涨,使寺院建筑从平面化向立体空间发展。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中国人均耕地已减少到1· 4亩,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再加上房地产项目与工业园区对建设用地强烈需求的拉动作用,城市及近郊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紧张,价格不断攀升。据《国家城市地价监测系统》资料,2006年,我国城区房屋开发土地出让价格比1986年平均翻了16倍,尤其是近两年,我国城市土地价格在以翻倍的速度递增。以北京崇文区为例,2006年底土地楼面开发价格为3810元/平方米,到2007年就上涨到6743元/平方米,同比增长了56.5%。其他城市的土地价格,其增幅也不比北京低,如此快的增长速度,使处于城区的佛教寺院无力获取土地,要想发展与建设寺院,只得向空中发展。如今一些大城市中的佛教寺院,比如:上海的玉佛寺,南京的鸡鸣寺出现了楼式殿堂,都是因为土地有限,无力购置与拆迁所致。

4、受都市文化的熏染,佛教的现代气息日趋浓厚。走进现代城市寺院,从外在的建筑形式看,也许是汉唐时期的飞檐斗拱,也许是明清时期的清砖灰瓦,可是一走向里面,你会发现没有晨钟墓鼓,没有香火缭绕,有的是多媒体发出的图、文、声、像。有的甚至彻底打破传统的寺院建筑,干脆是一座现代高楼,里面采用了中央空调和智能控制系统。霓虹灯、摄像探头、自动消防设施等种种现代科技与佛祖、观音菩萨相伴。念佛声被念佛机代替,蜡烛被妨电蜡烛代替。佛法的弘扬也通过影视、网络、现代出版来推介。法师利用电脑做工课、写文章、上网查询资料,佛学院的学生,甚至每人都有一台手提电脑。中国的都市化建设不仅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寺院的建筑及佛法的传播及弘扬方式。

二、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佛教付出的代价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具有两面生,有得到不有付出。也就是说,有得,必有失。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佛教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少实惠,但失去的也很多。

1、寺院经济得到了发展,往日的宁静没有了。这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展,大家都可以看到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寺院在收入方面增加了,生活条件改善了,但往日宁静的环境和纯朴的道风也在逐渐失去。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寺院,尤其是旅游业发达地区,如四大名山等地,寺院内整车水马龙,天人声鼎沸。一些寺院为了配合这种商业化现象,兴办了佛教产业,如兴办素食,开佛教用品及佛教书籍商店,经营香火纸烛,甚至连经忏佛事也演变为明码标价的贸易活动,带有强烈的商业色彩。佛教主体的神圣性将越来越淡化。在人们的心目中,寺院是神圣而清净的,它不仅是僧人的修道之地,也是民众的精神家园。佛教在城市化进程中走向商业化,从本质上讲,应该算是走向世俗化的表现。这样将会使我们失去最后一片净土,这既是佛教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

2、僧人的政治待遇得到了提高,佛教的神圣性、超越性淡化了。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城中的寺院名气愈来愈大,作用与影响力也越过寺院的围墙,延伸到社会。党和政府为发挥佛教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僧人参政、议政,致使一大批出家僧人,尤其是高僧大德走向会场,走向主席台。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甚至一些县级城市都有佛教界代表人士被选为全国及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委。尤其是大中城市的佛教界领袖,政治地位明显提高,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中,担任了主席或常委以上职务。他们代表佛教界参政议政,并就政府涉及宗教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批评或议案、提案,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出镜率一多,佛教的神圣性、超越性被淡化了。

3、佛教的都市化氛围越来越浓厚,禅味越来越稀薄了。都市是社会财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财富、习俗和传统的载体。都市文化的主题是消费、娱乐与休闲。在城市里,人们除从事生产外,就是消费,购物、观光和美食。可以这么说,都市是享受生活之地,也是竞争、欺诈及弱肉强食之地。众多的人口,拥挤的环境,错杂的矛盾,多变的节奏,莫测的际遇,炽燃的欲望,无尽的诱惑,这都是都市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城市中的寺院长期浸染在这样的环境里,都市气息日渐浓厚。君不见,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僧人开始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甚至争名夺利、腐化坠落。个别寺院的极少数僧人甚至产生了违法乱纪、刑事犯罪的行为。那种闲居静处,放下世间一切俗务,无送无迎,领众坐禅或独自用功的禅修景象不见了。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少一些名利浮躁,多一些青灯古佛的少了。在大中城市的寺院,虽然还在在着日常宗教功课,但也大多仪式化、符号化,应景化,少了沉寂内省、恬淡自然。

4、寺院服务与管理日趋社会化,“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祖训不见了。在城市化趋势下,城中寺院的摊子越铺越大,劳动强度与生活节奏也明显增加提速,其服务与管理也日趋社会化。在一些城里的寺院里已见不到洒扫庭院的僧人,你见到的是物业保洁人员。他们胸前佩戴着胸牌、身着统一制服在寺院里服务。门口也看不到僧人,见到的是保安。他们负责维持秩序,检查安全。比较大的寺院,空调冷却系统、化粪池、污水井、电梯等后勤服务项目也全交给社会物业公司管理或租赁承包。总之,寺院服务与管理日趋社会化了,“六和敬”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祖训已很少体现。

三、对都市化进程中我国佛教变迁的几点反思

在世人的心目中,佛教寺院自古就是红尘不到之地。青灯黄卷、古寺孤僧才是佛教的本色,可以这样说,传统的山林佛教已经在人们心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已成为佛教固定的为社会所认可和习惯的形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佛教与时俱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与时俱进,却是一个值得反思的大事。

首先,“入世”与“出世”的“度”到底该如何掌握?佛教本身以出世为宗,主张出离世间,到达涅槃,其修行方式亦多以头陀苦行、山居坐禅为主,因而主张远离尘嚣、萧然物外。尤其是中国禅宗更以不亲近国王大臣、不交结官府、独立自主为本,可以这么说,禅修在本质上是与都市隔离的,因为它要求有一个清静的环境。然后,佛教又倡导“入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从“佛法在世间”的方面来说,佛教应当重视世间,应该走“人间佛教”道路,关注现实人生,并随顺世间的变化而调整改变。然而,这个“入世”的“度”该如何把握,确实值得中国佛教界认真地思考。我认为,一味地强调“人间佛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那样中国将失去最后一片净土。

其次,出家人的本份和职责到底是什么?《杂阿含经》说,佛教的出家目的有二:一为了自求解脱;二为了助人解脱。从这个概念上可知,为自求解脱是佛家的本份,为助人解脱是佛家的职责。该经又说,在出世俗之家的基础上,通过更进一步努力修行,把自己心中所有见思烦恼,以贪、嗔、痴、慢、疑的五钝使,和身、边、邪,见、戒五利使,用我空智慧来观照、用功修行,功夫成就,方可去度化众生。看来自求解脱是基础和前提,助人解脱是升华与结果。可是,在佛教的城市化进程中,有一种忘掉本分现象,俗话说,遁入空门,舍弃一切牵挂,方得到六根清静。可是,这样的僧人少了。相反,大谈弘法利生,续佛慧命,荷担如来家业的多了!我认为,这种本末到置的做法,很值得佛教界反思。

第三,佛教文化与都市文化如何融合的问题?佛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既然是宗教,其文化必然体现的是宗教主题,即佛教的缘起、因果、平等、慈悲、中道、解脱几项内容。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催生物。都市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物质文化,体现的是物质的丰富,科技的进步,社会秩序的文明以及思想意识方面的丰富与前卫。佛教文化与都市文化如何融合,到底该融合些什么?是在物质方面融合,穿红外线内衣,开奔驰轿车,用高级手机,买名牌手提电脑。还是在精神方面融合,听流行音乐,看网络电影,读时尚杂志?还是在制度方面进行融合,学他们的企业精神和现代化管理方式?我认为,这都不是要融合的内容。也许有人会说,是让我们的佛教文化融合到都市文化中,让它去净化社会。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佛教在都市化,而都市没有在佛教化。因此,佛教文化与都市文化如何融合如何融合?在哪些方面进行融合?值得深刻反思。

第四,都市佛教与山林佛教的话语权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都市中的寺院与山林中的寺院在话语权方面是不一样的。都市中的寺院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良好的商业条件,很容易发展寺院经济,另一方面,还容易获得信徒的布施,而且其施主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这些寺院有财力举办大型的论坛,在能力聘请邀请到佛教界或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帮自己说话,一些名人与学者出去经济利益上的考虑,也乐于帮助有财力的寺院说话。浏览一下近几年的佛教研究与资讯就可知一二,“都市佛教”、“佛教现代化”、“走人间佛教道路”这些的论题,几乎都是城市资金雄厚的一些寺院举办的。它们的话语权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再看一下山林佛教,由于它们处在乡村或山林之中,由于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限制,在佛教界基本上没有话语权,或者说,他们的话语权已被都市佛教的话语给淹没了。这种有钱说话,无钱沉默的现象,也值得反思,因为这种现象,会使一些人,尤其是主管宗教的领导层,听不到佛教界真正的声音。

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佛教的几个应对策略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佛教逐步走向城市,或者说佛教逐步都市化。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是身不由已的事情。这种发展对佛教而言,有利也有弊。我觉得,现在佛教要做的,不是积极地投入进去,也不是消极地躲避,而是从有利于弘扬佛法的角度,趋利而避害,以达到在变化中坚守,在坚守中弘扬,最终的目的是使佛教在社会上能正法久住。基于这种考虑,我认为,当前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工作。

1、在理论上,高僧大德们最好能重新解读与诠释“人间佛教”思想。近些年,对“人间佛教”的理解,存在着“庸俗化”、“肤浅化”的倾向。理念界普遍认为,“人间佛教”绝不是让法师走向人间,而是让法师的功德走向人间;也不是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走向人间,跟上时代的潮流,而是让佛法走向人间。所谓功德走向人间,就是利用寺院的财力、物力为社会服务,象香港及周边地区的佛教组织那样,去创办学校、医院、佛教坟场(公墓)、青少年中心、安养院、护理院等,为社会服务。所谓佛法走向人间,就是让佛教的声音,佛教的智慧走向人间,去化解人间的不幸,人间的恩怨,人间的矛盾。僧人走向政坛,寺院利用声、光、电建设的富丽堂皇,绝不是人间佛教。这种理念,需要高僧大德们进行传达与诠释。

2、在体制上,都市佛教最好能建立都市及山林寺院轮修制度。中国佛教从本质上讲属于山林佛教,这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独有特色,或者说,最大特色。佛教进入城市,作为出家人,必须和社会的接触要保持一定距离。然则,现代化的大都市作为红尘世界,诱惑实在太多。任何一个人跨进去,不要太久,都会不由自主地就会沾染上一些城市的气息。所谓城市气息,不外乎时尚与物质的享受两个方面。僧人在城市呆长了,也难免会沾染这些东西。因此,很有必要建立山林寺院轮修制度。让城里的僧人过一段时间到山林里静修一个时期,在那里养道、改善思维和生活方式,然后再回到都市、传教弘法,使都市佛教与山林佛教形成互补关系。这种轮修方式,目前的都市寺院一般来说都能做到,因为他们的经济条件都还可以,有这个能力为自己在山林里建设一座用于静修的寺院。

3、在行为上,各宗各派最好能在都市化过程中不失传统佛教的精髓。寺院僧团是有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特殊群体组织。自从唐代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以来,寺院就建立了整套的管理制度。上至方丈,下至清众,都要遵守执行。一个僧人必须上殿过堂,坐禅念佛,布萨诵戒,必须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些都是传统佛教的精髓。行住坐卧,不离佛法,才能使内心清净,与道相应,正因为如此,中国佛教才有高僧辈出,才绵延不绝。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寺院如果殿堂华丽,经济红火,但戒律松弛,生活奢华,说话做事不伦不类,不僧不俗,佛又如何令人生恭敬心呢?佛教又如何发展呢?因此,在佛教的都市过程中,各宗各派传统佛教的精髓,有必要做到不弃不离。

4、在道风上,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最好要有一个至死如一的坚守。良好的道风是佛教赖以生存的根本,世尊在《七梦十善经》中曾对阿难说:"佛涅槃后,无有外道能坏此法,但由弟子当自坏我法"。这就明确的告诉我们佛法的兴衰,其因素关键取决于僧团内部的道内状况,在城市化进程中,假如信仰淡化、管理松懈,自由主义滋长、拜金主义泛滥,甚至缺乏做人起码的敬业诚信,缺乏做一个僧侣起码的道德素质,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历史上几次灭佛事件证明,佛教的发展,不在于钱多钱少,僧多僧少,根本问题乃在于寺院道风的纯正。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