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推崇的“心灵法门”到底是不是正信的佛教?修行是否能包治百病?一些明显违背科学常识的做法,为何让许多人深信不疑?著名佛教学者金易明先生接受采访时指出,“心灵法门”与一般传统的正信佛教有所不同,主要有四:
一,“心灵法门”没有明确的佛教宗门来源。金易明认为,佛教一般以佛法僧三宝为信仰对象,皈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标志。而根据现有材料,没有任何记载“心灵法门”创立者卢军宏曾经皈依三宝,也没有明确记载他曾跟随某位佛教界人士学习、研究佛学的师承。
二,“心灵法门”混杂了大量非佛教的内容。金易明举例说,像“图腾”“命运”“风水”“灵性(鬼神)”等,这些内容有的取材民间信仰,在传统的佛教经典中无据可依,这和佛教信仰并无关系,故并非正信佛教的教义,其中绝大部分内容也不被佛教所认可、赞许和提倡。
三,“心灵法门”在运用佛教的经典和理论时有曲解迹象。 “心灵法门”对取材于佛教的内容,认识上比较浅表、文义上解释比较随意,有诸多使用上的曲解之处,甚至对佛教的基本概念,如“五蕴”“十二因缘”等都进行了自我发挥、随意诠释,对佛教经典以及重要义理采取这种态度应该说是不严肃的。这表明,卢军宏至少对佛教没有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缺乏必要的常识。
四,正信佛教从未提及包治百病。金易明分析, “心灵法门”之所以能吸引信徒,与其包治百病的“承诺”密切相关。现实生活中,受限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疾病难以治愈,疾病患者四处求医却饱受痛苦,而 “心灵法门”恰好给予这部分人以心理的安慰,但任何宗教、功法与修学,都无法替代看医治病,这是不争的事实。世界上任何正信的宗教,包括佛教在内,引导的是众生的身心修学之路,注重的是身心的调适,其对身心的健康有其良好的作用,但从佛陀到现代佛教大师们,都从未提及佛教包治百病,也从不阻止信徒接受正常的医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