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祠堂:炎黄子孙血缘的记载体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4-01-23 浏览次数:6750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在江南一带,有“无堂不祠”的说话。
古代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直至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此后曾为皇帝或封侯的姓氏方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祠堂一般分为总祠、支祠,通常以血缘亲疏来划分组团和区域,家是组团和区域基本的构成单元。随血缘组团分布,支祠形成各自的次中心。由于人丁兴旺程度、财力和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各支祠大小规模不一。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所以其规模或重要性都是其它建筑无可替代的,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就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
祠堂除了“崇宗祀祖”外,也是执行祭祀礼仪的地方,称为礼堂,以礼教传承。如宗谱记载江氏家训:“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有力置产,亦当先置祀田”,“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谋占人田宅者,何其愚也……”; 还有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也在祠堂中举办;而且,族亲们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常把祠堂作为会聚场所;甚至用于族长行使族权,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
祠堂多数有堂号,例如郑家一堂号为荥阳堂。只不过郑氏祠堂却自称“带草衍派”,相传郑家祖先某年参加科举考试,祖宅四周的一种植物叫“书带草”茂盛异常,结果高中头榜,后代子孙因此自称“带草衍派”。其他姓氏也不例外。堂号一般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
一般来说,祠堂有其严格的法定法规。比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也有例外:比如某些地方有两姓堂号、四姓合祠。同时,祠堂作为村中首要建筑,因此最注重选址,关注风水。举例:晓起的祠堂都位于村子一端,如上晓起祠堂位于村西被称为“七星赶月”的风水宝地卜,“七星”指的是西北方向连绵的七个山头,“月”则指山所围的月形稻田。下晓起祠堂位于村东,祠堂前平坦的广场和水口连成一体。上坦祠堂也建在村头水口旁。
祠堂通常配带戏台。村子时常会组建小型剧团,定期在祠堂上进行戏剧表演。一方面出于娱乐,一方面利于联络感情。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家族的发展。
到了二十一世纪,寻根、觅亲的冲动支配着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在对自我生命的溯源,和对遥远祖先的萦怀,使得一股股纪念祖祠的运动勃然兴起。祠堂,如今以不再仅仅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精神文化,也是追溯炎黄子孙血脉流向的地方。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