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用品网 - 佛教用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民俗风情 | 企业新闻 | 人物专访 | 行业新闻 | 行业专题 | 用品知识 | 宗教文化 | 佛典故事 | 佛教礼仪 | 佛教论文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佛教文化荟萃 > 它山石雕艺术馆举起了“石文化”接力棒
L.biz | 商业搜索

它山石雕艺术馆举起了“石文化”接力棒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4-01-23  浏览次数:57042

  伴随着收藏的往往是研究,胡大林也不例外。“一般人们认为,中国的雕塑成就不如西方,事实上,你看到这些佛像石雕后,就不会这么想了,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通过佛像石雕加以完整体现。魏晋时,佛像风格还受到印度等地的影响,到了隋唐,则大为改观,这时期的佛像石雕相当灿烂,并不比古罗马、古希腊的雕刻逊色。”他指着画册中的一尊唐代菩萨立像说:“你看,这是唐代的雕像,S型的造型,流畅的身材曲线,体现着那个时代的审美。”
  从最初的满足爱好、自我欣赏,到希望与更多人分享石雕这朵艺术奇葩的魅力,胡大林开始思考自己这批收藏的最终去处。原本胡大林有过打算,他希望在杭州建一个文化项目。正在这时,致力于打造“博物馆之乡”的鄞州区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而在其间牵线搭桥的则是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浙江大学教授毛昭晰,他同时也是胡大林父亲的同事。毛昭晰教授力荐胡大林到鄞州建一个博物馆。
  曾当了10年省文物局长的毛昭晰,对它山堰可谓情有独钟。当年它山堰修缮期间他一遍遍踏足这里,后来也正是经他与多位专家的努力,被誉为“中国四大古代水利工程之一”的它山堰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概是三四年前,胡大林在毛昭晰教授陪同下第一次来到鄞江考察,他当即被鄞江的文化底蕴和山水资源所深深吸引。堪称奇迹的它山堰、落寞的采石场、附近邵家古村落里独特的石木结构的老房子,这一切,都汇成了“石元素”的乐章。于是,因石结缘,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呼之欲出。
  在去年的奠基仪式上,已经是数不清第几次来到它山堰的毛昭晰教授满含深情地评价道:“宁波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的开建,我认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好事。石雕艺术馆的藏品主要是佛教艺术造像。这些石雕造像内容丰富,雕工精致,技法高超,造型优美,时代从南北朝直到明清,是极其珍贵的艺术品。站在这些石雕面前,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每一件作品都使我惊叹不已,我为我们祖国有如此深厚的文化遗产而感到无比自豪。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建成后,将会吸引许多国内外游客,这将进一步提高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品位。”
  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举起的是“石文化”的接力棒。
  建设中的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建筑位于鄞州区鄞江镇,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浙东重镇,史书记载,宁波在三江口建立子城前的数百年间,这里一直是县府、州治所在地,也因此,鄞江畔的这块土地拥有了“宁波之根”的称誉。
  石头与鄞江的关系可谓莫逆。鄞州区文保专家谢国旗曾对此做过研究:“从遥远的古代开始,人们就默默地做着石头的文章,文章一做恰做出了名堂,做出了世界罕见的全石结构拦截江河的它山堰。”
  公元833年,一位满怀抱负的年轻人、六品县令王元暐来到这里,他上任之初,为民治水,阻咸蓄淡,造起了一座世界罕见的石筑结构江河隔离坝,那就是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它山堰。这一伟大的古老水利工程,造福一方土地,历经1100多年岁月,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代的堰体或其他大型桥基大多采用打木桩、沉竹笼装石砌成,如都江堰就是如此。然而,它山堰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它利用山体自然岩基,再在其上下游两边用条石砌筑,中间又用沙砾石填筑充实,堰上部再覆以条石,叠石成堰。它山堰采用通体条石的堰体结构是世界罕见的!
  王元暐建造它山堰的巨石就来自于鄞江本地。谢国旗认为,王元暐曾漫山遍野踏勘石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马鞍岗山岙里找到了。上世纪70年代,马鞍岗的村民在整山平地时,发现山脚有一条宽约3米的石蛋路。“料想当年,王元暐就是沿着这条石蛋路,绕山脚而进,用滚木或木车,用众人之力或牛马之畜牵引而来。吱吱、咯咯的动力声和人们的号子声汇成一片,人山人海之威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壮举……”
  从东晋起,鄞江就开始石材的开采,但真正意义上的石塘开采史,应该是始于王元暐筑它山堰。不过,马鞍岗石塘的交通不便,王元暐之后,无人再采,而小溪石的应用却越来越广泛。
  谢国旗称,小溪作为鄞江镇域的小地名,它像商标一样被依附在石头产品上,衍生出“小溪石”。小溪石是火山碎屑岩,难觅大块石料,大多凿成长条石、方石板之类,作为修建甬城宅第、桥梁等建筑用材。还有另一张名片叫做“梅园石”,从小溪往北,有梅园山,以此而得名。清代的《四明谈助》里记载:浙东碑材,不能得太湖石,次之梅园。质颇近腻。今石孔久闭,佳者亦不易求矣。”梅园石往往是整体大石料,具有色泽美观、素雅大方、石质细腻、硬度适中的特点,广泛应用到工艺雕刻等定型石雕上。考古发现,位于东钱湖周围的南宋史氏家族墓道石刻中,最精良的石刻作品采用的就是梅园石,如今,这些墓道石刻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独有偶,日本奈良东大寺有碑记载,南宋时期,中国的雕匠师陈和卿、伊行末等人被邀请到日本“造作”,前往日本的海船上带去了用于压舱的梅园石材,后雕刻成一对中国式石狮,镇守于东大寺,至今已成为日本国的国宝。
  无论小溪石还是梅园石,都是后人以产地命名的石材分类,据说,小溪石以酱红色为主,梅园石以浅紫灰色为主。不同石质因材施用,小溪石在宁波的宅第桥梁上大显身手,而梅园石在宁波的雕刻史、外交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千佛荟萃花落鄞江
  去年4月底,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奠基仪式在鄞江镇举行。它以中国传统石雕石刻艺术品为主要内容,博物馆建成后,将通过多媒体、图片、实物展览等方式,系统展现南北朝时期以来至唐宋明清的中国石刻石雕尤其是佛像石雕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说起来,近千件佛像石雕落户鄞江的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投资方“当家人”是深圳天海集团董事长胡大林,他介绍了自己与宁波的不解之缘:“我出生在杭州,但我的父母都是宁波人,老家在慈溪坎墩。”父亲是教授历史的,胡大林自己学习的则是美术专业,两者结合,各式各样的石雕作品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他浓厚的收藏兴趣。他说:“现有的藏品大多是10多年间在四川等地陆续收藏的。”
  四川是西部重要的集散地,历史上丝绸之路的两条线路都经过川地,算得上是石刻第一大省。这里民间收藏相当发达,胡大林清晰地记得,有一晚他去参观四川有名的雕刻家朱成的收藏。朱成在乡下有七八亩地,他在上面搭建起了简易房,青苔铺地的院落里,到处散放着古代的石碑、瓦当、汉砖、木雕等民俗文物。胡大林说:“当时所见相当震撼。”他也参观过位于四川郫县的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那里收藏的是西南丝绸之路范围内佛教石刻艺术品。这些所见所闻,坚定了他的收藏决心。在四川,胡大林以兴趣结友,结识了不少的藏家,早些年,他就是通过这些藏家,整批整批的购藏佛像石雕等艺术品。不过,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收藏意识的提高,佛像石雕身价倍增,从10多年前的几千元、几万元,到现在的几十万元乃至几百万元,胡大林坦言,要寻觅到一件好的石雕作品已越来越不容易。不过,他自信地说:“在正式开馆前,藏品数量还会有突破,现在我们重点收藏佛像石雕精品,补充原有收藏中的断层。”
  石雕博物馆承载历史之魂
  “任何一种形式的建造,都要历经千辛万苦,而任何一种形式的毁灭,却只在瞬间。”也许正是因为深悟其中的道理,胡大林希望这些藏品有一个完满的归属地。
  担任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的是日本著名设计师助川刚,他在中国的代表作品有深圳市文化中心等。在与它山数度亲密接触后,他渐渐看到了这里的独有风景,并试图用自己的建筑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很久以来它山就和石雕、石刻很有渊源。现在还保留着开山采石的石塘遗址。原来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非常热闹的地方。现在却是很宁静,多少有一种寂寞感。所以,博物馆作为它山文化的一种延续,用一种简单的风格向人们传达的信息就是,当人们看到这一建筑,有一种宛如时间静止的感觉。”
  因此,他设计的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是希望能“承载历史之魂”的。助川刚设计的这个博物馆建筑出炉后,其建筑空间被人们形象地概括为“顺藤摸瓜”,它拥有一条参观的主轴线,那是藤。沿台阶而上两边是互有联系的展厅,如同饱满的果实。
  应邀担任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陈列布展的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省博物馆学会展示艺术委员会主任严建强,他有一个观点,“博物馆不该是一个说教式的场所,这里的展陈语言应该是通俗易懂的”,在他的设想中,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是一个真正放松精神之地。当记者联系上严建强教授时,他正在西班牙参观博物馆,通过他言简意赅的介绍,大致能够体会到未来博物馆的内在模样:“首先,我们会做一个‘导读厅’,帮助参观者增加背景知识,对佛教历史、雕刻历史有个大致了解。初步设想,这里将大量采用高科技手段,达到立体影院般的效果,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譬如,借助多媒体带领参观者进入大足石刻等‘现场’。这样,不仅能激发参观者的兴趣,也能让他们对佛教艺术有一个感性直观的体验。接下去是根据不同时代设置的展厅,其中,光线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布展元素,如魏晋南北朝是佛像艺术初兴的年代,展厅背景光的设置将体现悠远神秘的色彩;隋唐厅的背景光将转为暖暖的红色,暗示佛像艺术进入鼎盛时期;明清厅则以淡雅的灰调为主,寓意佛像艺术由盛而衰……”
  专家称,在它山建立石雕艺术博物馆,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对丰富的石刻历史与文化进行记录与展示,不仅对挖掘、保护、传承和研究它山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见证文明、记忆城市、浓缩历史的意义。
  毛昭晰教授曾经说过,博物馆是城市文明的坐标,看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程度,去看看那儿的博物馆就够了。目前,鄞州区已建和在建的各类博物馆达19座,其密度达到每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形成了博物馆集结效应。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正是鄞州“博物馆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是它山文化休闲旅游项目的核心部分,主要依托于它山堰景区,因此,它采用的是“景区+博物馆”模式。正如设计师助川刚所阐述的那样:“在山中比较空旷的地域,做一个博物馆可能意义不大……周围要做出一片与文化相关的建筑群,如何向人们展示浓厚的它山文化是重点。因此,如果只是单纯地谈博物馆的话,是很难实现的。整个建筑群,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等活动的聚集地,也是带动整个地域发展的关键。博物馆作为这一片文化地带的中心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胡大林透露,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预计于2011年5月——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建成开馆。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