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用品网 - 佛教用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民俗风情 | 企业新闻 | 人物专访 | 行业新闻 | 行业专题 | 用品知识 | 宗教文化 | 佛典故事 | 佛教礼仪 | 佛教论文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佛教文化荟萃 > 汉传佛像的发展(上)
6.biz | 商业搜索

汉传佛像的发展(上)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4-01-23  浏览次数:129349

近年来,各种精美的宗教工艺品大受欢迎,特别是唐代以前的各种佛像雕塑更是深受市场青睐。但南北朝的佛像本身就不太多,缺乏好的标准图样,不少造像者往往就凭空捏造,或者是东拼西凑,移花接木,猛一看似有古意,稍加推敲便漏洞百出。这就要求造像者平时多看看博物馆的实物,多翻阅石窟造像的图版材料,遇到困惑有目的地查阅资料,对比异同,将各时代的佛像样式大致做到心中有数。以下,将为您介绍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佛像造型特色。

    佛教源自印度,佛像艺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初期在中国流传的佛像外貌均以印度的佛像为蓝本,但在十六国时期起便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相互融合,形成了具中国特色的佛像艺术,例如北魏时期的佛像以秀丽清朗见称、唐朝时则尽显丰腴体态、宋朝时变为世俗亲切、明清时期的佛像也重现体态丰腴的造型。 因此,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每个朝代的佛像都各具特色,亦蕴含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十六国时代的金铜佛像

    十六国是西晋(公元265-316年)末年,北方少数民族纷立小朝廷共十六国,史称十六国时期。从公元304年刘渊称王,一直到公元439年北魏统一中国为止,前后共135年。这些小王朝历时短的二三年,长的不过四五十年;活动的疆域也多在今甘肃、陕西、内蒙、河北一带,即黄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区。
    十六国时期的小铜佛像由于绝大多数没有铭文,因此,到底是十六国时代哪个朝廷铸造就很难确指,但他们的造型规律还是一致的。有明确纪年的十六国佛像有后赵建武四年(公元338年)鎏金铜佛坐像,像高39.7厘米。佛发为高肉髻,呈束发状,宽额,大眼横长,着通肩式大衣,衣纹为图案化的U形平行分布于胸前和前襟部,衣纹断面呈浅阶梯状,双手于胸前作禅定印,趺坐于四方台座上。
    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鎏金佛坐像,高19厘米,此像为匈奴赫连夏胜光二年(公元429年)所制。公元407年匈奴赫连勃勃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夏,建都统万城(今内蒙鄂尔多斯),公元418年一度夺取长安即称帝,公元431年为吐谷浑所灭,此像是灭国前二年所造。
    1979年西安文物管理会从废铜中收购的一尊金铜禅定佛像(高13.4厘米),磨光肉髻,通肩大衣,衣纹在肩部断面呈起伏阶梯形,立体感颇强。像背后刻有佉卢文。铸造者可能是汉化了的大月氏人,时代也应在公元400年前后。
    尽管十六国时期佛像带铭文者十分罕见,但上述三尊像却代表了中亚──长安、陕北──鄂尔多斯、河北三个大区域的风格,有着相当大的一致性。虽然建武四年像和大夏胜光二年像均为束发形的高肉髻,发纹清晰深刻,但综观此时期的佛坐像,以佛发肉髻有如一颗大圆珠称磨光肉髻的为多。
    十六国佛坐像几乎一律均着通肩式大衣,胸前及前襟部衣纹呈U形或V形状,衣纹断面呈浅阶梯状,呈现一种程序化的衣纹形式。佛像趺坐的方台座两旁亦是浮雕二伏狮子,呈正面,露二前腿。
    特点:造像简朴
    十六国时期,佛教在中国盛行,佛像也日益趋多。造型上多为跏跌坐式,双手施禅定印、束发型肉髻、额头较宽、眼大而横长、通肩大衣、胸部衣纹呈U字形平行排列、断面呈浅阶梯形,这种衣纹是犍陀罗佛像惯用的一种衣纹。这些造型上的特征后来成为了佛像的基本定式。由于当时的佛造像艺术深受汉代画像石影响,多以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制造,工艺稚拙古朴,显示出该时期中国佛教造像的简朴。
    另外,这时期的佛座多为单纯的方台座和四足束腰须弥座,一般正面雕双狮,中有水瓶花叶,光背为同心圆形,像后竖有圆形伞盖。这种单纯的方台座上的佛禅定像,是犍陀罗佛像的基本构图之一,然而四足佛座却是中国所创制,印度佛像并没有这种四足方座,反映出这时期佛像已渐渐汉化。
    南北朝造像百花齐放
    公元386年拓跋氏建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统一了北方大部。公元534年分裂为东西魏,以后又为北齐和北周所代,直到公元581年隋朝统一全国,佛像的样式变化最为剧烈,也最为丰富多彩。由于有些石佛、铜佛刻有铭文,既富史料价值,又可成为断代的标准。
    北魏佛像样式大致可由迁都洛阳前后来区分。迁都前的佛像一般多保留着较浓厚的西域和凉州地区的佛像样式,而凉州地区的佛像也融合了西北印度犍陀罗地区和印度本土马土腊(秣菟罗)的各种因素,并主要受到新疆于阗和龟兹两大系统的佛像样式影响而形成:
    1. 佛像为磨光式肉髻或有发绺式,变形的涡卷式、水波纹式发型是外来的佛发样式,螺发肉髻(马土腊系统)数量极少。
    2. 大衣是通肩式或袒右肩式,衣纹结构仍多呈U形或V形,线条隆起,中刻一道阴线。
    3. 菩萨头挽高髻,戴冠,束冠的缯带向两侧飘出。上身袒,下着裙。肩搭帔帛,太和时代的帔帛从两肩下垂于膝部然后上卷,以后又发展出帔帛交差穿过一环。
    4. 早期飞天是穿裙露足的,后来变为长裙飘舞,包裹双足不见。
    5. 单尊铜造像有大莲瓣形光背,四足台座,四足面宽阔。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拓跋宏将首都从平城迁都洛阳,汉化的风潮反映在佛像造型上,主要表现为:
    1. 佛像的发髻除磨光式和浅水波式外,还有山东地区多见的螺发形。面相趋于清瘦。
    2. 大衣除袒右肩和通肩式外,还流行南朝文人士大夫穿着的褒衣博带式大衣,大衣内着僧祗支和裙,裙带作结,大衣的右衣领往往搭于左手上。大衣的下部衣褶层层重叠,形成三四层。尤其是坐像、衣脚密匝匝,如曲水流波般垂搭于台座前,日本称之为悬裳座。
    3. 菩萨们尽管袒上身,但饰物增多,束冠的宝缯也安静地下垂,不再向两侧飘舞,帔帛更为宽肥,有时交差穿过一环,大裙飘逸宽肥,不似早期如紧身裤一样。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东魏据邺(河北临漳)为都城,西魏据长安。
    西魏的造像风格仍可说是北魏晚期的余风,但相较之下,西魏造像风格上偏潇洒飘逸,佛菩萨面相较为消瘦,东魏则整体风格和佛的面相稍显丰满。东西魏虽然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但也制作了许多精美的佛像,特别是东魏在雕刻上更见功力,造型端正,技法纯熟,有不少精美之作流传于世。
    北齐北周造像

    北齐的政治中心在邺(今河北临漳),河北曲阳一带,因当地盛产白色大理石,这一带制作的石造像至今遗留尚多。突出的特征是造像身躯凸显,不过分强调衣纹的立体刻化,有的仅在大衣领口、袖口和裙与脚部交接的地方,象征性地浅薄刻化出边际线。
    佛像的面型多丰满圆润,五官起伏亦较小,身躯比例亦匀称适中。侧面看,身躯多显扁平,腹部突起,胸部平缓,以思维太子、思维弥勒像制作为多。还有双双站立或并坐的观音像,这种题材在以前是几乎看不到的。
    北周的造像与北齐造像的显著不同之处是造像多浑厚,一般呈头大身小,体驱略显笨重。面相丰满,宽额。菩萨的璎珞珠粒粗大,在腹前交叉于一环。
    南朝造像

 

    南朝从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到589年陈亡,历经宋、齐、梁、陈四朝。据史料记载,这167年里佛教发展兴盛,寺庙林立,高僧云集,佛像当然也为数不少,但目前只有四川成都出土了数十件南朝石佛像,内中有几件带有年号。传世的还有上海博物馆藏中大同元年(公元546年)慧影造佛坐像。
    由于南朝造像传世甚少,从现今传世的南朝造像中只可归纳出,南朝造像的特点是佛头梳高肉髻,着褒衣博带式通肩大衣,下垂于台座,衣纹流畅。
    但南朝佛像多因风蚀过甚,失去了当年风貌。由于南朝带年款的单尊铜、石佛像极为罕见,故伪造南朝佛像颇多,不可不慎。还有一种是将无款的北朝甚至是唐代的金铜佛或石佛,添加上南朝年款以冀获利。叶昌炽《语石》中就提到,清末的李宝台经常将无款的旧佛加刻南朝伪款的事。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