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修必需品――拜垫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4-01-23 浏览次数:6730
拜垫在宗教中常用,但却不是源出于宗教的法物,所以关于它和宗教有关的渊源传说就显得非常少。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凡现今在宗教中频繁使用的法物,追根溯源,无一不与宗教有关,如木鱼、钵、佛龛等,皆源出于宗教,其后才在民间广泛使用。但拜垫是个例外,没有典籍记载表明它的雏形来自于宗教。相反更多的记载表明它在除宗教以外的方面如宫廷、家居中被使用广泛。现在出土的一条唐代宫廷使用的拜垫就是明证。
关于这个奇怪的现象,若从拜垫本身的来源看,其实不难解释。在古代,人们在不便坐着的时候,或祭拜祖先,或上见达官时,或参拜佛祖时,要跪拜,跪下到起身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对跪拜的人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想想跪在坚硬的地面上,冬冷夏热,那滋味实在是不好受。于是,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垫子垫在膝盖下面,这样既合乎法度,又可以使跪拜的人感觉舒服点,于是拜垫就应运而生了。当然这个时候的拜垫应该是一种成熟的生活品了,在制作上、款式上都已经有一定的讲究了。
更早的拜垫应该源于劳动或在户外时,人们想要坐下时,没有椅子,就随身携带一个绵软的物什放在臀侧下。久而久之,为了美观好看,人们带出来的物什加了外罩,加了刺绣,逐渐演化成垫子。后来,垫子的应用逐渐生活化,在跪拜时使用的功能加强,拜垫由此而来。拜垫可隔绝湿气或寒气,这是它的基本功能,而且这个功能也是拜垫能够延续使用下来,并在现在还在使用的原因。
拜垫有圆形的,有方形的,寺院中圆形的比较常见。拜垫的直径应该在48cm-65cm之间,厚度一般在4cm-12cm之间。
拜垫是很生活化的一件法物。所以它的制作比较简单,材质要求也不是很高。做圆形或方形的罩子,里面填充木棉、椰丝、蔺草、藤、棕、海绵等,生活中用的还可以填充小孩的棉被或垫被等。比较讲究的拜垫还在外面的罩子上绣花,多为莲花。拜垫的颜色常见的有黄色、红色、棕黄,与寺院中的主色调相和。
对拜垫多少有点了解的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疑惑:拜垫和蒲团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拜垫和蒲团只是名称上的不同,实质上则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在寺院大殿中的垫子称为拜垫,左右两边的称为蒲团。生活中用于跪拜的成为拜垫,既可静坐有可跪拜的则称为蒲团。
拜垫的挑选和普通的有内置填充物的物品一样。在外罩上要讲究色泽大方,质料优良,手感光滑。内置添充物不论是何材料,都要有相当好的稳定性和弹性,这样在跪拜之后,拜垫看起来仍然保持原状,显着饱满。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