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用品网 - 佛教用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民俗风情 | 企业新闻 | 人物专访 | 行业新闻 | 行业专题 | 用品知识 | 宗教文化 | 佛典故事 | 佛教礼仪 | 佛教论文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佛教文化荟萃 > 僧服知多少
Z.biz | 商业搜索

僧服知多少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4-01-23  浏览次数:19195

佛教,常被世人称之为“千年老店”。先不究“店”的比喻是否妥帖,佛教的延续确是千年未变的。自佛世至今二千多年来,佛教倡导的一些理念鲜有大的改变,但是僧服却依佛教传布地区气候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尤其中国幅员广阔,南热北寒,佛教流传时间最久,以致中国僧侣的服装在时代交替中变迁很大,与印度原始佛教僧侣的服制比较起来,不论在形式、颜色及功能等各方面都相差很远。

佛教,常被世人称之为“千年老店”。先不究“店”的比喻是否妥帖,佛教的延续确是千年未变的。自佛世至今二千多年来,佛教倡导的一些理念鲜有大的改变,但是僧服却依佛教传布地区气候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尤其中国幅员广阔,南热北寒,佛教流传时间最久,以致中国僧侣的服装在时代交替中变迁很大,与印度原始佛教僧侣的服制比较起来,不论在形式、颜色及功能等各方面都相差很远。
佛世初期的僧服
在僧团成立的初期,佛陀和他的弟子们都穿“粪扫衣”──用破布制成的衣服。这些破布或来自墓地,或是在大街上、垃圾场捡来的。后来佛陀也允许信徒供养僧伽布料,不过要先把它剪成几块,然后缝在一起,为的是要减低它的价值,减少僧人的贪染。
穿这样的衣服除了表示僧侣过的是一种简朴的宗教生活外,还有拣别外道的用意。因为当时其他教派的苦行者,有的穿着树皮或草制成的衣服,有的穿用毛、羽绒或鹿皮制成的衣服,甚至有的人一丝不挂(在印度至今仍有这样裸形的苦行者)。佛陀不仅不主张纵欲的行为,也不提倡上述极端的苦行,因为他从经验里得知这种苦行对解脱并没有任何助益,而“粪扫衣”能够去除比丘对外在物质的贪欲,又足以达到遮蔽身躯、保护身体,防御冷、热、蚊、虫、风等的功能。它毋宁是当时一种最好的、最简便解决穿衣问题的方法。
又因佛陀反对苦行,也反对奢侈,所以规定僧人只能拥有三衣──安陀会、郁多罗僧和僧伽黎。安陀会是五条布缝成的中宿衣(下衣),郁多罗僧是七条布缝成的入众衣(上衣),僧伽黎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注一)。三衣之外加上僧只支(覆肩衣)和涅盘僧(裙子)则成五衣。
汉族僧服的承袭
汉族僧人的服饰在承袭古代印度佛教的某些旧制的同时,又有着很多的增制,在僧服颜色上则不如古代印度严格,在形制上除了法衣,还增加了常服。法衣是僧人在佛事和法会期间穿着的服装,主要有三衣、五衣、缦衣、衲衣、袈裟、传衣、金襕袈裟、紫衣、黄衣、法衣、威仪细、挂络、偏衫、裙子、直缀、禅带、卧具、袈裟袋、打包和钩纽等。常服是僧人日常生活中所穿的衣着,主要有海青、衫、褂、帽冠和鞋袜等。
佛世期间,僧服在颜色上要先“坏色”,不许用上色或纯色,如黄、赤、青、黑、白五大色就不许着用。在一些经书中我们可以探究对于僧服颜色的一些规定,比如《毗尼母经》卷八中说:“诸比丘衣色脱,佛听染用十种色,十种色者:一泥,二陀婆树皮,三婆陀树皮,四非草,五乾陀,六胡桃根,七阿摩勒菓,八佉陀树皮,九施设婆树皮,十种种杂和用染。如是等所应染者,此十种色。”
再比如《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八中说:“衣不得用黄、赤、青、黑、白五大色。又有纯色,如黄蓝、欝金、落沙、青黛及一切青者不得着用。绀黑青作衣也不许用,只可用皂、木兰作衣,非纯青、浅青及碧许作衣里。赤黄白色不纯大的也许作衣里用。紫草、捺皮、虬皮、地黄、红绯、黄栌木都是不如法色。” 
    又据《十诵律》卷十五中:“若比丘得新衣,如青衣、泥衣、茜衣、黄衣、赤衣、白衣者,应以青、泥、茜三种色中,随一坏是衣色。”
以上这些文字,主要说明三点:第一,“三衣”的颜色,不许用上色或纯色;第二,所有新衣必须有一处点染上一块别种颜色,以破坏衣色的整齐而祛除对衣服的贪着,即所谓“坏色”或“点净”;第三,列举了许多可染用颜色及不可用之颜色。
中国汉族僧服在承袭中,被我们所熟知的“袈裟”本是“染色”、“不正色”的意思。而在唐武后时,沙门法朗等九人翻译大云经,武后依唐代三品以上服紫的规定,赐给他们紫袈裟(见《唐书》)。从那时起至宋代,僧人以受赐紫衣为荣,一时之间,穿着紫色、绯色衣蔚为风尚,完全不按戒律的约束。
在此期间,袈裟的颜色也会随意选用,特别是随常服的颜色而任意改变。如常服有缁、黄、褐等色,袈裟也有着许多颜色。在《酉阳杂俎续集》中就曾形容僧人的法衣形状如稻,颜色如莲;又说如赤麻白豆,若青若黑,十分丰富。不过,从汉代直到现在,总体上佛教僧侣的袈裟还是以赤色为主的。
僧服颜色混乱的情况,一直到了明代洪武初年制定僧侣的服色才得以统一。那时规定的服色是──禅僧茶褐色常服、青色腰带、玉色袈裟;讲僧玉色常服、绿色腰带、浅红色袈裟;教僧黑色常服、黑色腰带、浅红袈裟。而现在僧侣的常服大多是褐、黄、黑、灰四色。

汉族僧服的增置 
在僧服的演变过程中,由于汉地较之印度天气寒冷,中国的僧侣们仅仅靠“三衣”或“五衣”是无法御寒的。不仅汉人不习惯仅着“三衣”,即使是西来的大德高僧,只披袈裟也过不了汉地寒冷的冬季。因此,汉僧根据佛制有许蓄百一长物的规定,于三衣之外,又根据实际需要,添置了其他衣服,但是在颜色上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制。
大约在东晋之时,由于佛教兴盛,汉人出家的增多,那时便出现了不同于袈裟的僧服“缁衣”。所谓“缁衣”,就是在汉地原有的那种宽袖大袍的传统服装基础上,稍微改变其式样而固定地成为僧侣们日常穿着的服装,差别只是在颜色上作了规定。据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上引《考工记》云——问:缁衣者色何状貌?答:紫而浅墨,非正色也,七入为缁色。以再染黑为□色,即是雀头色,又再染才成“缁”色。
另一种我们熟知的僧侣常服最初在样式上是与俗服相同的,直到东魏法上法师时僧服的样式才有规定。经过隋末的丧乱,僧侣的服装又与俗服混同起来。唐朝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传》中提到唐时僧尼着用禅袍、襦、衫、□裤(有裆的短裤)等类衣服,还有特制的如偏衫和方裙两种衣物。
汉魏的俗服是常常变更的,有时广领而大带,或作垂胡袖,或长裙曳地,或短衣蔽脚。僧人的外衣为与俗服有区别,所以有“方袍”(另一名称为“海青”)的出现。
僧衣的另一名称是“衲衣”。衲是补缀的意思,因为袈裟是由多数碎布补缀而成,所以译作衲衣。由于穿着衲衣的缘故,故比丘也常自称老衲、衲僧、衲子,僧众就称为衲众。
汉族僧服的分类
总的来说,僧服型制可分为两类:一为法衣,即袈裟,僧人在佛事和法会期间穿着的服装;二是常服,僧人日常穿着的服装。
具体来讲,僧人的常服有:
海青:海青使僧人的仪容整肃、道风庄严,它虽然不属于法衣,但除了袈裟以外,当是最圣洁的僧服,大都是在礼诵、听经、会宾、议事以及晋见长老等重要的场合。
衫褂:佛教丛林寺庙自唐代百丈禅师倡导农禅制度以后,僧人都要“出坡”或参与寺内杂务,穿着海青不方便,于是出现了衫和褂。衫的款式是采用“三宝领”和旗袍的腰身襟袖搭配而制成,纽扣在腋下的右襟边沿。
衫的种类:有长及脚背的长衫,长仅过膝的二衫,长未及膝的短衫。
褂的款式:“三宝领”的对襟短褂,有袖或无袖。
结语
中国佛教与印度原始佛教的僧团生活,基本上有很大的差距,佛制三衣是为让比丘遮身和御寒之用,所以三衣不可一刻或离,例如若不穿安陀会就会成为裸形外道。但是在中国,三衣只有课诵、佛事、法会时才会穿着,与原制相差甚远。直到现在,中国的僧服仍是分为常服、法服二类,只是连方袍也成为佛事法会时的服装,而平常所见的就是短褂、罗汉褂、长衫等衣服了。
中国僧服的演变,使我们看到僧人受到各种社会风尚的影响,而不断改变僧服的颜色与样式,或许有人会以为僧人如此就是同于流俗;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正因为这种根植于本土的改革,不但使僧人生活的基本所需得到安顿,更创造了属于中国的穿衣风格,才使僧人于中国继续生存下来,而不受限于印度的原制,这种渐次转变的过程,或许可以作为中国佛教迎向时代的一面借镜。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