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用品网 - 佛教用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民俗风情 | 企业新闻 | 人物专访 | 行业新闻 | 行业专题 | 用品知识 | 宗教文化 | 佛典故事 | 佛教礼仪 | 佛教论文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佛教文化荟萃 > 60后宅男的“非常心经”——访职业书法家陈后坤
K.biz | 商业搜索

60后宅男的“非常心经”——访职业书法家陈后坤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4-01-23  浏览次数:18288

人物简介:陈后坤,生于1963年,福建厦门人士。职业书法家,厦门市书法协会资深会员,厦门大学文化讲堂客座教授,著名居士、藏书家,厦门、上海、浙江等地多所学校的特聘书法教师。且常年专写《金刚经》《心经》《三宝歌》等佛教经书,广受追捧。其中,由金粉写就的《金刚经》六条幅,曾拍出6万元的高价,为目前海峡两岸风行的藏品。

八月底,《弘慧》记者一行造访了居于厦门白鹭洲公园畔的职业书法家、居士——陈后坤先生。此次造访陈先生,初始心态似乎只为解开一个疑惑:这个媒体眼中的60后宅男究竟有多“疯癫”?
当58路公交穿越过南湖公园,行走在接近我们目的地的林荫大道上时,我手上的资料,都是关于这个疑惑的主角陈后坤“疯癫的证据”:他是一位60后职业书法家,却是媒体眼中的“疯癫”宅男;他是一位居士,常年写着楷、隶书《心经》,过着慢生活却钻研了一套快速写书法的“秘笈”。
60后的“居家宅男”
正当我们在疑惑这样一位“怪人”会长什么样儿时,一身休闲装一副闲散随意状态的陈后坤将我们迎进了他平时抄经练字的小客厅。之后他请我们坐下,在他的客厅里设案,茗沾墨香,我们便自然地聊了起来。
自然,对于一个60后,媒体却称他是“宅男”,我们不免疑惑。通常,宅男是指每天憋在屋子里不出去,成天玩游戏、上BBS的一群人,多为现在的80后、90后群体,其特点是不出门,与外界交往不多。在中国,宅男是一种生活态度,甚至有点时尚的意味在。当我们问到陈后坤为什么被称为“宅男”时,他笑着反问我们:“你看我这身打扮,像不像你们眼中的‘宅男’?”
当然,“宅男”从外表是不好分辨的,陈后坤给我们讲起了被称为“宅男”的缘由——原来,十年前的一天,他望着束之高阁的笔墨纸砚,抚摸着身边无暇整理的藏书,陷入思索:“这样重复、忙碌的生活,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于是,在那之后,陈后坤逐步舍弃掉手头上的所有工作,心无旁骛,日日与笔墨相伴。这一坚持,就是六七年。其间,他在厦门仙岳山天竺岩寺住了一年八个月,开启了另一种人生:每日送儿子上学,做饭,爬山,开网上书店,看书练字,过起自己想要的自在生活,享受着这种简单的、纯粹的幸福,故宛若一个“宅男”。
事业正当顶峰的时候,舍弃这一切,去追求自己一直想过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气魄,而陈后坤却做出了这样让亲友都觉得“疯癫”的事情,他给亲友的解释是:“人生就是要去芜存菁,当自己舍弃了一些东西之后,才能找到了真正的兴趣所在。”但是他也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追求这些时,也不要忘记自己肩负起的一些社会、家庭的责任。我们笑说:“那看来当一个像你这样的‘居家宅男’还真的比较难!”
一个人的“非常心经”
世间流传最广、传诵最多的佛学经典,或许首推唐朝三藏法师玄奘所译260字《心经》。而每年将《心经》用楷、隶书工工整整抄录近三千份者,则惟有陈后坤一人。在陈后坤的客厅里,我们看到铺满了他抄写的《心经》、《茶之六度》、《三宝歌》、《大悲咒》等书法作品。
当我们问到,作为一名书法家,为什么偏爱写《心经》时,陈后坤告诉我们,这其中还有一段缘分:十多年前,他还在企业做着管理工作,一次接待日本客户,得知其在中国没买到满意的书法《心经》作品,于是自己凭着爱好手写一副送给客户,没想到客户却极为满意,自此他便喜欢上了《心经》,亦与佛结缘。
陈后坤自称对《心经》已到入迷程度,我们在他的住所见到的亦是如此,他给我们展示了其收藏的六十多种由名家所撰写的《心经》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皆是他一本一本淘得而来。他对我们说:“几乎所有出名的《心经》书法我都有收藏,《心经》中的每一个字我都有认真比对、琢磨,并研究出最美观的写法为自己所用。”可谓“取百家之长”。而在他展示给我们欣赏的“心经”作品中,我们发现,其所书写的《心经》中的二十一个“无”字皆不相同,从古至今,估计在写《心经》中能注意到这一点的恐怕少之又少。
陈后坤的字亦得到香海禅寺住持贤宗法师的称赞:一笔一画都能看出他异常平和的心境,这么多年来从未见过他练字获过什么利,但他总是乐在其中,他的专注、沉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现在的陈后坤像一个悠游散人,一年有一半时间住在江浙的寺院里面,感受着深山古寺带来的自然平静,与同游的名人大德交流着书法技艺和佛法心得,感受着舍却了繁杂的返璞归真。
人生的“茶之六度”
他的住所见到的亦是如此,他给我们展示了其收藏的六十多种由名家所撰写的《心经》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皆是他一本一本淘得而来。他对我们说:“几乎所有出名的《心经》书法我都有收藏,《心经》中的每一个字我都有认真比对、琢磨,并研究出最美观的写法为自己所用。”可谓“取百家之长”。而在他展示给我们欣赏的“心经”作品中,我们发现,其所书写的《心经》中的二十一个“无”字皆不相同,从古至今,估计在写《心经》中能注意到这一点的恐怕少之又少。
陈后坤的字亦得到香海禅寺住持贤宗法师的称赞:一笔一画都能看出他异常平和的心境,这么多年来从未见过他练字获过什么利,但他总是乐在其中,他的专注、沉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现在的陈后坤像一个悠游散人,一年有一半时间住在江浙的寺院里面,感受着深山古寺带来的自然平静,与同游的名人大德交流着书法技艺和佛法心得,感受着舍却了繁杂的返璞归真。
“每一个书法家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书法不过是他们心迹的一种体现罢了。他们在书法艺术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不仅基于对艺术的执着热爱和不懈追求,还来源于他们本人在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等方面的独特领悟。”
而历经几十年的沉淀,陈后坤终于总结出自己的一套风格,命名为“后坤书法”,并钻研出一套“闪电成书,轻松考级”的书法妙诀,可谓“中国快学书法第一人”,成为厦门、上海、浙江等地多所学校的特聘书法教师。
陈后坤介绍到,书法中,最难写的字体其实是楷书,因为楷书大家都知道字形是怎样的,不能出一点差错,也更能看出书法家的功底。如今的陈后坤还在不断学习,他的目标是假以时日,成为中国楷书第一人。
不仅是书法的研究,对纸张的考究他也在不断尝试创新。他给我们介绍到,他还有一种茶叶纸,专门在上面写“茶之六度”,形成叶在纸中游,茶从纸中现的效果,文字与纸张相当契合,很受一些茶店欢迎。说着,便给我们展示在茶叶纸上的作品:“遇水舍已,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他说,明海法师的“茶之六度”给他很大启发,“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他一直在生活中努力做到,因为他相信茶如人生。
在他心里,布施是第一注重的,他抄写的《心经》、《大悲咒》作品,时常会有机构拿去拍卖,他不从中获利,但是他却要求拍卖机构一定要将拍卖所得的部分款项拿去做慈善,比如给敬老院买米买油,要让他看到善款是否落到实处。
这一点也能从他藏书、捐书的义举中得以体现。陈后坤最喜欢看古籍书,曾藏书五万册,后捐出三四万册,至今保留一万多册。他在香海禅寺有个工作室,藏书也有数千册。他花了大量时间整理,将一部分藏书捐赠给母校一中、社区阅览室和香海禅寺,共计两万多册。“另外一些比较难得的厦门地方志史料,都是自己一本一本淘的,我也全送给厦大图书馆了”,陈后坤说。
在旁人看来,辛辛苦苦收藏到五万多本书籍又悉数捐出,不免觉得这人确实“疯癫”,他却认为,读书是他的一大乐趣,读到好书不应自己独享,应让其他人也能读到,“我捐的不是书,是智慧,何乐而不为?”
如今看来,陈后坤确实是个非常有智慧的学者。就这样写字、读书、给家人做饭,他说:“这样的生活很容易达成,并不需要赚够多少钱。很多人是欲望太多了,放不下。”的确,只有舍却繁杂,才有可能得到返璞归真的快活。练字如此,人生也是如此,陈后坤这个60后的“宅男”,一边挥毫泼墨练字读书,一边自在悠游地生活,如此便已甚好!
结语:
当我们再次坐上58路公交时,已是拜访结束。在返程的路上,天至傍晚,望着窗外被夕阳照亮的彩云,格外引人入胜,陈后坤正如此时被照亮的彩云,没有了造访前藏在万里晴空之外的诸多疑惑。此刻,在夕阳的照射下,他清晰得摄人心魄,他是宅男,书法家,居士,藏书家,他做饭,送孩子上学,接老婆下班,写着他的“非常心经”。
链接——后坤书法教学:
后坤书法教学以隶书入手,是根据广大考生及书法爱好者的学习书法需要,结合考级特点及快速学习书法妙诀而精心编排的,其中融入了趣味对联,经典诗词,有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风味,且又风趣幽默,打破常规教学模式,自成一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三笔隶书”,可谓书法界的“一朵奇葩”,乃精华中的精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弘慧》三十二期杂志。)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