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用品网 - 佛教用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民俗风情 | 企业新闻 | 人物专访 | 行业新闻 | 行业专题 | 用品知识 | 宗教文化 | 佛典故事 | 佛教礼仪 | 佛教论文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佛教文化荟萃 > 袈裟:善哉解脱服
6.biz | 商业搜索

袈裟:善哉解脱服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4-01-23  浏览次数:155231

袈裟以青、泥(皂、黑)、茜色(木兰色)三种为如法颜色,供养或佩戴身上,可免除灾难,成就功德。

    袈裟是僧人的服饰,是为求解脱之人所穿的法服,有“善哉解脱服”之称。袈裟功德殊胜,根据《四分律》的记载,佛陀曾经告诉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
    传说,在佛陀成道早期,袈裟还没有出现。随着佛陀游化四方,他的随众弟子化缘到许多布片。这些布片无处安置,众弟子就把它们披在肩头或缠在腰际。佛陀觉得这样有损威仪,就利用布片对僧衣进行改造。当时正值隆冬,佛陀亲自做试验:前夜,他先是披一片布,觉得温度可以;到半夜,随着寒意来袭,他又添加一片,觉得刚好;后半夜,温度再次降低,他披上第三片布,便冷暖适中。佛陀就以此规定,要求僧人必须身着三衣,据说这就是袈裟的由来。
    早期的三衣袈裟大都是整块布料稍加改动,就披挂在身上。但是,当时社会治安无序,许多地方频频出现匪盗,僧人在游化四方时,僧衣经常遭到掠劫。佛陀因此而发愁,苦思解决之策。一日,与弟子阿难路经一片田野,只见田野沟畦分明,田亩整齐。于是佛祖灵机触发,重新规定了袈裟的制式和仪轨——袈裟采用碎布片,制成像田地一般的条纹。因田地有生长的意义,代表了佛法的利己利人、种种功德的相互滋长,正好象征了“福田”的寓意。此后,袈裟就称为福田衣。
    佛教传入中国后,袈裟的颜色随着朝代而变化。汉魏时为红衣,后来又有黑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后,朝廷常赐高僧以紫衣、绯衣。明朝佛教分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又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三种类别,朝廷明令规定禅僧穿茶褐色衣和青绦玉色袈裟,讲僧穿玉色衣和绿绦浅红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绦浅红色袈裟,后来一般皆穿黑衣。
    知识链: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说袈裟有十利,即穿袈裟有十种功德:一:以之覆身,离羞耻而具惭愧;二:离寒热、蚊虫、恶兽;三:示现沙门之相,见者欢喜,离邪心;四:是人天宝幢相,可生梵天之福;五:穿着之时,生宝塔想,灭除诸罪;六:染为坏色,断离五欲想,不生贪爱;七: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而作良田;八:消罪而生十善;九:如良田,能增长菩提之道;十:如甲胄,烦恼之毒箭不能害。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