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艺术作为一种三维立体造形语言,向来有其时代、地域的共性及个性。无论是古典佛雕、块面劈雕还是精微细雕,立体空间都是其艺术生命之所在和创新探讨之机缘。下文将由莆田黄氏雕刻世家第三代传人、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黄文寿,从两岸木雕艺术的交流谈起,从工艺的交流,产品的竞争力,企业自身的管理,产业的发展机遇等四个方面将莆田木雕工艺的发展过程与大家分享。
木雕工艺的交流
木雕语言的创新过程也是一个产业的成熟过程。而产业的成熟离不开交流互动。时代在进步,艺术在升华。虽然莆田的木雕企业参加了国内一系列佛像雕塑工程,不断学习、博采众长,莆式佛像艺术的雕塑语言己经自成一格。但是,这并不代表莆田的佛像雕塑工艺已经完善。改革开放以后,大陆与台湾三十多年的艺术交流、互动,打破了流派区域的限制,大大促进了两岸木雕工艺的进步,也为莆田工艺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闽台仅一水之隔,莆台位置最近。最近当然就最有地缘,因而又引来其他四缘:亲缘、神缘、业缘和艺缘。正是这“五缘”网络,形成了莆台经济文化交流的基础。宗教木雕既是神缘文化的具体表现,也与其他四缘有关。
自唐宋起,莆台便有海上互市之缘。莆田的雕刻作品,不乏以妈祖、佛像木雕形式,飘洋过海传播到台湾各地寺庙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得以发展和深化,其中尤以妈祖文化和佛像木雕的交流为最。作为见证者兼参与者,在长达近二十年的时间,个人为数十座台湾寺院创作了数百尊大中型木雕佛像。一衣带水的台湾海峡成了两岸同业经贸交往和艺术交流的通途。2008年6月中旬,福建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赴台考察团专程参访了台湾三义木雕博物馆、朱铭美术馆、台湾工艺馆等地。尤值一题的是委员会与三义木雕协会在三义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木雕精品交流展”、“木雕技艺现场表演”和“两岸木雕菁英研讨会”。通过交流展,莆田木雕的新艺术得到了充分展示,同时也认识到了多元文化熏陶下的台湾木雕工艺。凡工艺者,皆有派别传承和限制。通过现场表演,委员会也欣赏了其他派别的别样木雕工艺。虽不一定能学到,但观其形神,对于莆田木雕企业改进自己本身的工艺也是非常有益的。这些都大大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促进了两岸木雕技艺的相互学习和发展。只有汲取多种营养,莆田的木雕工艺才能越来越完善。
木雕产品的竞争力
在两岸的交流贸易,使得莆田木雕的艺术语言在不断进步,完善提升自己。这不仅提升了两岸木雕产业的抗击打能力;而且也加强了企业的适应能力,使企业能够跟随市场变化的脚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莆田的木雕作品跨越海峡,走进台湾之际,这不仅意味着市场机遇,同时也让莆田的木雕艺术在升华充盈。市场就像就像一个严厉的老师,一方面给企业巨大的竞争压力,在他们的前进旅途上不断增加障碍;另一方面,却教会了企业不停的去弥补自己的缺点,以更新更完善的产品迎接新的挑战。在将台湾市场反馈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莆田的先进工艺技术和用料理念融入雕刻,莆式木雕产品可以变得更加完美,更具竞争力。反之,台湾的木雕行业者也从这种市场的角力中获益良多。
早期,交流不发达,信息不通畅,福建的木雕产业都出现过这样的状况。即办厂之初,信息闭塞。只能靠一些台商的来料加工或来样加工,偶尔有些佛像订单,也是台湾同行做不了或做不完的利润甚低的生意。即便知道是出口日本的,也不知是转手几道的单。生意少,我们历练的机会就少,仅能依靠传统的工艺维持生计,无力进行技术创新和发展,企业的抗击打能力也非常弱。后来,依靠一些偶然的机缘,莆田木雕开始走出国门,成功打入日本或台湾等地的佛像雕刻市场,这才逐步改善了局面。正是通过交流贸易,经过市场的不断考验和洗礼,莆田的工艺才不断完善,订单接连不断,品牌越来越响,在日本和台湾佛像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的抗击打能力不断增强,也能够学着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
企业自身的管理
人力资源丰富是莆田木雕企业的优势,但同时也是混乱的根源。只有做到以人为本,人员稳定,工艺产品的品质才能稳定。
其实,大陆的木雕企业在与台商同行的竞争中,也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在莆田,企业有独特的工艺和惊人的效率,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且人力资源非常丰富。在这种传统工艺行业,有自己的拿手技艺的高级手工艺者就是企业宝贵的财富。因为他们的工艺和经验,是工业化的机械无法模仿和复制的。只有珍惜人才,把他们当作自己企业的顶梁柱,认识到他们的价值。给予他们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发挥自己手艺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企业也才能得到最好的产品,工艺不断推陈出新,品质稳定提升。因此,企业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要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做到以人为本。
产业的发展机遇
台湾产业饱和,经济衰退。两岸的交流,让木雕产业的业者加强团结,也引进了台湾方面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大陆内地更隐藏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两岸交流也将给台湾业者带来发展机遇。
如此频繁的交流,不但增加了海峡两岸同行的了解和情谊,也提高了行业水平。实践证明,莆田木雕艺术“方言”亟待在不断的对外交往交流中寻求持续的语汇充实与更新。倘若一味闭门自恋,必然导致工艺语言的退化。只有不断地借鉴各种新工艺,才能使莆田木雕艺术“方言”既把握传统,又创意不断。两岸的交流,同时也是两岸同行业者实现精诚合作、互相学习、互利共赢局面的一个良好契机。作为木雕工艺的从业者来说,我很庆幸,大陆与台湾的产业正好有些互补,台湾的产业饱和,但与国际交流密切,有经验、有投资能力;而大陆有特色工艺、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有优惠的政策。所以,双方的合作是可能的。
作者寄语: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木雕行业如此,相信其它佛教用品产业也是如此。作为传统行业中的一员,我非常乐意看到海峡两岸能如此共赢的局面,对于交流我将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