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可操作性与偏爱 产品设计须与信众互动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4-01-23 浏览次数:14785
宗教用品的设计师和生产经营者,常常会混淆“顾客总是正确的”与“用户总是正确的”这一商业格言。因为便于使用的设计,并非都是用户喜欢是设计。这为设计师们补了一课,人们偏爱某种设计的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与设计的可操作性没有任何关系——设计是否美观,是否能与传统的设计和使用标准相媲美,是否顾及(信徒消费者)用户的健康和自尊?这些因素在设计进程中都必须仔细权衡。
如果人们由于某种原因不喜欢莲花灯、念佛机等优秀的操作设计,而致使其无人问津或无人使用,那么其可操作性优点就失去了实际意义。相反,如果一项广受青睐的设计,无助于人们所要求的操作,那么偏爱也失去了实际意义。
在设计中,正确地平衡可操作性与偏爱之间关系的最佳方法,是准确判断可操作性与偏爱的重要性。但通过调查、询问和重点群体,理清信徒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设计或者喜欢什么样的设计——其结果并不可靠。
因为尤其是对那些全新的信徒消费者,并不熟悉的设计,调查与最终人们实际的选择之间,是有差距的。此外,信徒消费者不善于分辨哪些特征是他们喜欢的,哪些实际上能增加可操作性,信徒消费者通常会偏爱可操作性差的设计而不喜欢有效的设计,并误以为那些可操作性差的设计能有助于获得最佳的操作。
获得准确的可操作性与偏爱之间的需求,其最佳途径是观察信徒消费者在居家、寺院等真实环境中对念佛机、莲花灯、千佛灯等某项设计或类似设计的交互反应(互动使用效果)。如果这一方法行不通,可以通过严格组织的项目任务来测试。该项目任务与该设计使用方式的主要方面,应极其相近。在这一环境下,获得任务执行时而不是任务执行后的偏爱信息,十分重要。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