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木雕产业化无形资源为有形产业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4-01-23 浏览次数:5640
素有“中原汉文化坚守者、多元文化聚合体”之称的福建,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2%。从拥有文化资源到形成高附加值的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
痛定思痛的“莆田模式”:“化无形资源为有形产业”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两字之差,相隔万里。
福建莆田市的木雕产业便是一个范例。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在1903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便荣获一等奖。
尽管名气不小,但产业成型却一波三折。原来,莆田木雕工艺均存于民间,一家一户几代相传,只精于其中某一部件。若要完成整件作品,小到一村,大到一乡,需通力配合才行。这种做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量订单从身边溜走。
这几年,莆田市政府通过各项政策,鼓励扶持上规模的木雕联合体和骨干企业。当地仙游县榜头镇坝下村是木雕生产专业村,拥有大小厂家200多家。经贸和文化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厂指导,工商部门引导一些厂家联合起来,以村委会的名义登记注册,初步形成了一个主打品牌、四大特色的规模生产格局。
产业有了,还要再建产业集群。2007年起,莆田市政府又投资上亿元,兴建了“仙游明清古典家具城”和“中国?妈祖工艺城”。
截至去年,该市文化工艺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从业人员20多万。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