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化,一直有一件无价的“孤品”,那就是世代陶瓷艺人的创新精神。自明代何朝宗以来,德化白瓷塑以“整体写意,以形写神”精神为主导,作品通过衣纹特征,烘托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瓷艺师们将自己的情感贯穿于创作过程始终。至今,以何氏为代表的德化陶瓷工艺理念,几经融合与颠覆,现已有多种现代式的艺术语言,一同表达德化“中国白”的艺术魅力。
如今,一些德化瓷艺人经过专业学府深造,以西方工艺理念反观德化民间工艺,延伸出多样的德化陶瓷工艺,丰富了德化陶瓷艺术文化。出生德化陶瓷世家的苏珠庄,先后学习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清华工艺美术学院。他以现代工艺理念,对德化民间陶瓷风格中比例、结构、形式逻辑等进行反思,发现写实作品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底的感觉,缺乏种内在的神韵,而要把德化陶瓷的传统艺术做透,非常不容易。为此,他在技艺精神传承的基础上,创作出极具颠覆性的作品,他认为,传承绝不是形式的模仿,而是艺术精神的沿袭。如,他利用德化精美而简洁的白瓷,以最简单的线条和最夸张的手法,将水浒108将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在这些人物当中,没有任何过多的修饰,对衣服的处理也都很随意,讲究的是以神写形,或者以形写神。将中国传统的意象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这些极具实力与艺术修养的德化瓷艺人,不断地认识传统,吸收传统,把握其鲜活的精神内涵,从既定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然后超越传统,融入新的东西,推陈出新,对其作出新演绎与诠释,形成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出生陶瓷世家的许瑞峰,从传统的瓷塑入手,努力在科学与工艺、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求突破,为此,他涉猎釉艺,查阅历代陶瓷釉里红、祭红、郎红、豇豆红及铁红的烧制工艺,并经过多次试验,以攻克素有“千窑一宝”之称的高温红釉瓷。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许瑞锋终于研制出红色饱和度高达99.9%高温红瓷,圆了千百年来陶瓷艺人们的“大红”梦,引领出了独特的“红瓷”文化现象;与此同时,许瑞峰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把原本变化多端、形态复杂的无意识的“窑变”,转变成为有意识的“窑变”,更是造就出了一款别有风味的窑变多彩艺术釉——宝石釉。由于从配置釉药到成功烧制,每一朵晶花的绽放,都是许瑞峰件摄人心魄的作品;每一次烧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们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件件无双,件件孤品。
人才辈出的德化陶瓷艺人,接二连三创出各色佳绩,“中华红”“宝石釉”等已成为德化陶瓷艺术语言新的代名词。他们一直秉承德化传统瓷塑艺术,不断地融入了更多的时代韵味,将精工巧思与自然的变化完美契合,达成了一种妙不可言艺术境界,书写德化陶瓷新篇章。
德化“孤品”,精神传承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4-01-23 浏览次数:75744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