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用品网 - 佛教用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民俗风情 | 企业新闻 | 人物专访 | 行业新闻 | 行业专题 | 用品知识 | 宗教文化 | 佛典故事 | 佛教礼仪 | 佛教论文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佛教文化荟萃 > 三衣
T.biz | 商业搜索

三衣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4-01-23  浏览次数:964

    三衣,梵语Trīnicīvarāni,巴利语Tīnicīvarāni,音译“支伐罗”,乃指印度僧团所准许个人拥有的三种衣服,即:(一)僧伽黎(梵语Samghāti,巴利语同),汉译为大衣、复衣、重衣、杂碎衣、高胜衣、入王宫聚落衣等等。此衣穿在最外面,是正装衣,即僧人的礼服,凡说法、见尊长,或奉召入王宫、上街托钵乞讨布施时必须穿着,故又称”祖衣”;因穿着时别具威仪,又称作“庄严衣”。它由九条到二十五条布缝成,分为三品九种:下由九条以二十五条布缝成,分为三品九种:下品三种分别为九条、十一条、十三条,每条皆两长一短;中品三种分别为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皆三长一短;上品三种分别为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每第四长一短。大衣的隔数,从九条衣的二十七隔到二十五条衣的一百二十七隔不等。条数、隔数越多,着衣者的身份越高贵。僧伽黎又称“九条衣”或“九条袈裟”。(二)郁多罗僧(梵语Uttarāsanga,巴利语同),汉译为上衣、中价衣,又称人众衣。它由七条布缝成,每条两长一短,共计二十一隔,故又称“七条衣”或“七条袈裟”,此衣穿在五条衣之上,为礼诵、听讲、布萨时所穿用。(三)安陀会(梵语Antaravāsa,巴利语Antaravāsaka),汉译为下衣、内衣、身里衣、中着衣、中宿衣、五条衣等等。安陀会属单层衣,可衬体而着,穿在最里面,一般作为僧人日常工作时或就寝时所穿之贴身衣。它由五条布缝成,每条一长一短,共计十隔。通常又称”五条衣”或”五条袈裟”。
  僧伽黎、郁多罗僧、安陀会皆规定以“坏色”(梵语Kasāya)制成,故又称为“袈裟”。中日二国,三衣日趋形式化,而有各种袈裟之制作。惟有七条、五条袈裟乃是依照印度法衣之规定制成。
  “三衣”之制法,规定颇详细。即将一整块布,切割成长短不一之小布片,纵的缝合之后,再以规定之条数作横的缝合。由此种裁剪样式观之,缝合后都作长方和正方的水田形状,故又名田相衣、水田衣、割裁衣。关于田相衣的说法,据《摩诃僧祇律》云:“佛住王舍城,帝释石窟前经行,见稻田畦畔分明,语阿难言,过去诸佛,衣相如是,从今依此作衣相。”于是在制作三衣时,便把布条纵横交错,拼成“田”字形,这一种制作方法,在印度因佛教部派不同,细节上亦有差异。我国与日本的制法趋向华美化,仅在割裁方法上沿袭旧规。由于其制作特殊,故不为其他地方采用。佛教徒解释这种“田”字形衣服的意义说:田畦贮水能生长嘉苗,养形养命。法衣如是制作,亦能增长僧人心中的善苗,以养身法慧命。另外还说,穿着此种衣服,除增养善苗之外,可令人舍弃欲望,且不虞被盗。
  至于僧人为何蓄“三衣”,也有一定的说法。在古代印度,最初的僧服都是从垃圾中拾来或施主施舍的,没有选择余地,其颜色、质地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的,自然不可能产生统一的僧服,据说佛祖释迦牟尼为此又颇费了一番脑筋。特别鉴于一些僧人恣意积贮越来越多的衣服,他首先考虑到僧服应以几件为宜。据《四分律》上说,释迦牟尼曾在一个极其严寒的夜晚,亲身端坐露地,进行体验。开始他只着一衣,中夜寒风袭来,感到寒冷难挨,又加上一衣;后半夜时,逼人的寒气使之竟难以坐稳,便穿上了第三件衣服。这三件衣服一件厚似一件,终使释尊度过了最为寒冷的一夜。于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召集众僧宣布,从今以后,出家弟子只可蓄三衣,分为轻、中、重三件,按照印度一年分为春、夏、冬三季的冷暖变化,还规定了三衣的穿着时序,即冬天穿着重衣,夏天穿着轻衣,春天穿着中衣,以便夏防虫,冬防寒。从此,佛教出家僧人的衣着便又有了“三衣”之称。随着佛教的流播,三衣的制作方法及穿着场合,也逐渐固定下来了,形成了一定的规制。
  另外,“三衣”因为最初是由许多碎布片补缀而成的,故又名百衲衣、衲衣,僧人因此常自称为衲衣人、衲子。据《十诵律》载,衲衣得名于五衲衣,即(一)有施主衣,(二)无施主衣,(三)往还衣,(四)死人衣,(五)粪扫衣。又说,佛祖初度五比丘时就提倡着五衲衣。
  “三衣”总称为“袈裟”,原来译作“加沙”,东晋的葛洪撰《字苑》,下方添衣,改作”袈裟”,袈裟除了前面所述的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黎以及五条衣、七条衣、九条衣诸名称外,根据佛教的意义,还叫作离染服、离尘服、出世服、去秽衣、无垢衣、莲花衣、消瘦衣、忍辱铠等等。中国汉簇僧人的袈裟中穿三衣中的一件,搭在常服外面。而且,只有受了“三坛大戒”的僧人,才能搭七条衣和九条衣。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