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远在汉朝时期,皇帝派慈光大师和两个僧徒去西天取经,历尽千辛万苦,在取经归途中,乘船渡海之时,突然风浪大作,一条恶鱼张着大口朝扑来,船头上的经书被大鱼一口吞掉,两僧徒跃身入海与大鱼搏斗,了结了大鱼性命并将它拖上船头。刹时间,风平浪静,阳光灿烂,大鱼身躯化为污水流入大海,只剩下鱼头摆在船头上。慈光师徒带着大鱼头返回佛寺,为了讨还经卷,每天敲打大鱼头口念“阿弥陀佛 ……”。日复一日,大鱼头被敲得粉碎,后来只好照着大鱼头的模样做了个木头的,天天敲打。就这样,敲木鱼诵经成了佛家的习惯。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
木鱼大小不一,声音不同。寺庙中使用的木鱼,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圆形,另一种是长条形的。一般来说,圆形木鱼的规格多种多样,而长条形的木鱼样式单一。大型木鱼,正面圆径约40厘米,最大的达85厘米以上;小型木鱼圆径仅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绕莲”(绕佛堂)时应用。经常使用的中型木鱼有五种,圆径7—16厘米,多用桑或椿木制作。
最初“木鱼”是一种挺直的长鱼形状,通常都称它为“梆子”。这种梆子悬挂在寺院的齐堂,或者是库房的走廊下,在集合大众时敲击它。后来又演变出一种圆形的“木鱼”,这种“木鱼”被放置在寺院的殿堂里,在赞诵时敲叩它,以便节制声调,并提醒心神。
圆形的“木鱼”,不仅有首尾相接的单鱼形和双鱼形,后来还出现了一身二头的龙形木鱼。据说这是取乎“鱼化成龙”,以表“转凡成圣”的意义!
Tips:
1、拿木鱼的方法:大形的“木鱼”,放在桌垫上敲击;小形的“木鱼”则拿在手里敲叩。
2、拿“木鱼”的姿式是:不敲时,双手扶持;鱼椎在“木鱼”之外,两食指与两大指挟住,其余六指托之。
3、敲“木鱼”的姿式:左手拿鱼,右手拿椎。执鱼是以母指、食指、中指拿住。执椎也是以母指、食指、中指拿住。鱼椎头与木鱼头向上相对。两手好像合掌的样子。这叫做“合掌鱼子”。
4、敲“木鱼”的方法:用力要平稳,不可忽轻忽重,忽缓忽急。如果须要快敲,应该由缓入急,渐渐加速。
图片说明:以黑檀木雕刻,配合鱼身中空的共鸣腹腔,使声音清脆远传而沉定,具有摄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