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用品网 - 佛教用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民俗风情 | 企业新闻 | 人物专访 | 行业新闻 | 行业专题 | 用品知识 | 宗教文化 | 佛典故事 | 佛教礼仪 | 佛教论文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佛教文化荟萃 > 敷文化以柔远,弘经济以瞩遥——浅观台湾的宗教文化和市场
2.biz | 商业搜索

敷文化以柔远,弘经济以瞩遥——浅观台湾的宗教文化和市场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4-01-23  浏览次数:199232

    台湾的宗教信仰呈多元化的景象,其“宗教密度”在全球有名列前茅的实力。据知,台湾地区登记在案的庙宇约有1.1万座,教会教堂3280座,平均每个县市有590座庙宇或教堂,每个乡都有40座寺庙或教堂。伴随着宗教信仰的发展,台湾的宗教用品市场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各种宗教用品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只是简单的供佛、拜祭,而是开始趋于对产品本身的品质、种类、环保、文化、收藏等方面提高要求的走向,从而带动了一条遍及整个台湾市场、大陆市场甚至国际市场的巨大产业链。
    一、台湾的宗教文化
    1、佛教
    说到台湾的佛教,肯定不会忘记提及台湾佛教的“四大山头”:被称为南台佛都、由星云法师率弟子创建的佛光山、由圣严法师创建的法鼓山、南头埔里的惟觉法师创建的中台禅寺和证严法师创建的慈济会。图二:台湾中台禅寺
    据官方的统计,台湾宗教种类多达25种,在信徒人数众多的各教中,信众最多,影响最大的当属佛教。佛教在台湾,有着大大异于其他地区的重要社会影响:(1)它是全台湾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团体。(2)它是全台湾最大的慈善、医疗、急难救治的民间团体,其实质影响力,远超过官方的相关机构。(3)某些佛教领导人,其社会声望,比政治领导人更高。(4)台湾佛教全球化的发展,是除了日本佛教之外,无与伦比。
    台湾佛教的文化理念最特别的莫过于成功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引导到社会生活中,而不仅仅停留在祈祷、仪式、祭拜中。这样的成功例子首推的就是台湾在佛教引导下的公益和慈善事业。
    义工——佛教生命关怀的向度
    台湾的义工就是台湾在佛教引导下的公益和慈善事业中的一个缩影。说起台湾的义工,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台湾佛教“四大山头”之一的、由证严法师创建的慈济会。证严法师(释证严)是全球皆知的佛教信徒,被称为“东方的特蕾莎”。她热心慈善事业,创立了“慈济基金会”,注重教育(创办慈济大学),大力进行社会救济,为大陆百姓所熟知、钦佩。在她主导下的慈善事业遍及全球,范围包括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环保和社区义工。中国大陆的多次洪涝灾害以及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均能看到“慈济”慈善行动。现在,“慈济”的慈善公益事业遍及全球的37个国家和地区,有271个分支机构。

    证严法师主导下的义工,传承着一个口号:注重地球的环保,更注重心灵的环保,并把此项活动渗透到社区。这远不是一般意义的救助,而是博大的慈善精神,真正意义的博爱。她们每到一个地方帮助别人时都统一着装,佩带标志,不吃有关方面安排的餐宴,而自带面包矿泉水饿了充饥,从不扰民,不麻烦别人。
    这是一群践行佛教忘我境界、慈悲济世精神、自利利他情怀的菩萨行弟子。他们忘我境界的实践,即是对佛教“生命大爱”从理论的抽象到愿行的生命关怀具体过程,从自私自利的社会浮躁中回归自心,找回自我,做生命的主人,明白佛教诸行无常的真义,体察生命本无自性,无我可得。观生死无常,以深切的出离心,在生活中践行佛法。彼时不再计较个人得失,心系法界众生,可谡将此身心奉尘刹,以六度的布施波罗蜜多,庄严自性,提升暇满人身的价值,成就无上法门之基资粮位。慈眼观照世间,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以报恩心,慈悲护持三宝,感恩众生,呵护自然,纯正社会风化,关爱弱势生灵,均为菩萨之所为。
    环保——佛教灵性生活的向度
    由于寺庙烧香引起的环保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佛教文化中倡导的“灵性向度的生活”就是向信众们倡导素朴的生活,重视人的心灵和精神层次的生活。台湾信众对这一佛教理念的实践是值得深思:
    ① 民众虔诚表现在注重环保:一炉一香 图四:在台湾见到的香炉
    在台湾的寺庙中几乎看不到类似大陆的寺庙前烟雾缭乱、烟气呛鼻、纸灰满天飞一样的景象。台湾信众的拜庙是虔诚的:
    虔诚表现在心境平静,表情专注庄重;
    虔诚表现在有序进行每一项仪式,每一个环节,不插队,不喧哗,不浮躁,不逾矩;
    虔诚表现在注重环保,香不在多少,火不在旺与不旺,只要心诚,哪怕只有一香一炉。
    全台寺庙在“全球推动环保减碳运动”的推动下开始作环保。这主要表现在:有的寺庙把光明灯变成LED灯泡;有的信众原本烧三柱香,此后只拿一柱香,甚至有的寺庙已完全禁止点香了;有的寺庙减少了香炉的座数,甚至还有的寺庙开始不烧金纸了。台湾民众推崇:心诚则灵,拜拜可以更环保,身心更健康。
    ②烧金炉火烟净化处理器 图五:配有火烟净化处理器的烧金炉
    在台湾的寺庙中还有个特别的景观引发每个参观者对环保的深思,那就是几乎全台寺庙的烧金炉都配有个火烟净化处理器。这样的火烟净化处理器采用钢板外壳制造,内部采用重防腐涂料,可耐高温650℃,耐酸碱性可达85%,能有效处理90%以上纸钱燃烧时产生的火烟。
    而近年来,随着台湾环保运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台湾环保局特别委外执行纸钱清运服务,不论是寺庙或机关,可将要烧的纸钱集中交由各寺庙处理,该局将以回收专车至各寺庙载运至焚化厂,并请法师办理净炉仪式后再予焚烧,不但有诚意,而且又能做环保,一举两得。
    生态——佛教生态胜境的向度
    佛教历来提倡“众生平等,生命轮回”的生命观,崇尚“无情有性,珍爱自然”的自然观,大乘佛教将一切法都看做是佛性的显现,万法都有佛性。佛教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则被草木”等思想对信众起着一种引导和熏陶教育的作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这一点上,台湾地区的法鼓山堪称生态保护的楷模。此地佛教徒以“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为理念,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精神,创造性地将环保事业融入信徒的日常生活,以宗教的愿力落实环保,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法鼓山内,山青青,水蓝蓝,到处鸟语花香,碧水蓝天,一派生机、祥乐之象。圣严法师在法鼓山的规划和筹建之初便主张尊重生命,慈悲“无情有性”,提倡“众生平等”。每一棵在规划区内的植物都会事先被小心翼翼地移植。在法鼓山的一座建筑物前有一片7棵大树紧紧相抱的树丛,当初建设该建筑的时候因这7棵无法移植的大树而缩小了建筑面积,这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美谈。法鼓山的实践,不仅为佛教的生态保护提供了现代方式,更为佛教参与当代社会生态建设指明了重要方向。
    2、道教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人因注重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所以常将他们神格化供奉在庙里祭拜,如关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道教于17世纪传入台湾,在日据时期,因蕴含中国文化精神,受到日本迫害,信徒只好在佛教寺庙中奉祀道教的神。光复后,由于宗教观念宽大,佛教、道教合流,在一个神殿中,可同时供奉不同的神,而形成了台湾本土的特色。另外,值得一提的有儒家的孔子。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老师,他提倡礼仪、祭拜祖宗,所以西汉元帝替孔子设祠后,就接着有许多孔庙的建立,都是用来表达对孔子的敬仰。
    庙堂兴起
    清朝统治台湾时,大陆漳、泉居民才大量渡海来台。当时台湾海峡风浪很大,所以移民们都携带神像、香火、香灰作为护身符,其中以妈祖神像最多,因为妈祖是海神,所以神常被安置在船上,以祈求她保护航海安全。而在开垦初期,由于野地医药不发达,只要有疾病流行,就会造成许多人死亡,所以人们都信仰瘟疫之神“王爷”。王爷又称“千岁爷”、“府千岁”,有很多不同的姓氏,传说王爷可以去除疾病,所以人们相信他可以疪佑身体健康。到了后期,村落渐渐繁荣信徒就兴建各种寺庙来感谢神的保佑。所以妈祖和王爷也就成了台湾寺庙供奉神明的二大系统。在当时,寺庙不仅是居民的信仰中心,而且兼具教化、救济等功能。
    宗教艺术殿堂
    寺庙是精致的纪念建筑,是神明的殿堂,也是信徒的信仰中心。除了空间规划和形式格局有一套复杂的规矩外,还包含木雕、石雕、泥塑、陶艺、剪粘、彩绘、书 法等装饰,这些装饰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反映出中国人趋吉避凶、祈望教化和自我表彰的人生观,充分展现出民间的丰富内涵和精神文明的宗教艺术。
    求神问卜
    在台湾的庙里,经常会看到一些求神问卜的仪式。例如:信徒有所祈愿或想卜知好坏,就会在神佛面前点上一柱香,默念自已的姓名、生辰、住址和疑惑的事,用“掷、筊”方式请求神佛指点。“筊”是一对以竹根或木做成的弯月形卜具,凸面为阴,平面为阳,把它们轻拋到地上,一阴一阳叫做“圣筊”,代表好现象;二阳叫做“笑筊”,表示不好不坏;二阴为“怒筊”,表示不好。此外,还有一种是“抽签”,“签”是由竹片做成的长条形卜具,签上有一个号数。经过摇动后,可以抽取排在签筒中最高位的签,然后再掷筊请示神佛,若3次都是圣筊,就可依签号找出出签纸,得到指点,而且较大的寺庙中,也都有专人可解签中含义。
    3、其他宗教
    台湾是一个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地方,共分为佛教、道教、基督教、摩门教、回教、一贯道教、统一教、印度教等,不仅尊崇传统信仰,也能敞开胸怀接受外来的宗教思想。在外来宗教方面,17世纪初叶,天主教和基督教随着西班牙、荷兰势力,先后进入台湾传教,其中,早期在台湾发展的,除了天主教外,基督教长老教会也曾经在台湾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
    近来各方宗教蓬勃发展,除了天主教、基督教外,还有回教、大同教、天理教等,也都在台湾拥有一片空间。
    二、台湾的宗教用品市场
    台湾宗教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成熟阶段,同时,宗教用品的产业市场亦是一片风生水起。随着产业市场的成熟,宗教用品之于民众不再只是简单的需求。各种雕刻精美、档次上等、实用环保或具有收藏价值的宗教用品开始在市场上走俏,并越来越收到民众的青睐。
    产品走向一:品质
    随着宗教用品业的发展走向成熟,宗教用品市场持续升温,琳琅满目的产品充斥着整个台湾市场,不少消费者对产品不再只是满足于简单的生活需求。品质上乘、做工精细、雕刻精美的中、高档产品开始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很多民众对宗教用品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祭拜,品质上乘的产品甚至被看成是否入法、是否虔诚的标志。
    产品走向二:环保
    宗教文化中倡导“净土”的环保意识越来越收到台湾民众的推崇。“环保”是台湾宗教各慈善、公益机构倡导下的一份大事业,它的拥护者是台湾的整体民众。因而,环保的宗教用品更受市场的垂青。目前,市场上的环保产品琳琅满目:
    环保香、环保香纸、环保祭祀品、环保无烟蜡烛、环保无烟油灯、环保无烟酥油灯、环保绿色酥油灯、环保绿色蜡烛等等。
    产品走向三:文化
    走在大街上,时常可见手上戴着佛珠、颈上戴着佛玉的年轻人走过。目前的宗教用品市场不再是信众的专有市场,很多年轻人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市场。随着宗教用品产业的多样化,同时也带动了一股新的装饰文化。各类纹饰、丝织品、车品挂饰、手机挂饰、佛珠手链、玉佛吊坠、木件挂饰等各式产品带动了装饰市场新一轮的潮流文化。
    产品走向三:收藏
    宗教用品的收藏市场一片风生水起,古朴的香炉、精美的石雕、质量上乘的檀香木、入神入化的佛像、独一无二的唐卡艺术、精美雅致的陶瓷,稀世难求的景泰蓝等等都是收藏界炙手可热的收藏品。据知,近年来,一系列带有浓郁宗教风格的艺术品如铜佛像、唐卡、贲巴壶、转经轮等不时地出现在拍场上。2005年,诚铭国际的“清御制刺绣释迦牟尼及二弟子唐卡”于 82.5万元的成交价在北京排出。这也寓意着宗教用品在收藏界的地位趋于一个良好的走向。
    台湾的宗教用品市场从一开始的“专门专场”贩卖逐渐发展到了如今的“社区市场”。据了解,台湾社区宗教用品市场所具有的潜力已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共识。走在台湾的大街小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大大小小的寺庙之外,就是那些规划齐整的宗教用品商店以及店内琳琅满目、种类齐全的产品。台湾宗教用品“走进社区”的市场规划,带动了整个台湾市场的走向。同时,在大陆地区,佛教产业也十分发达,部分地区的产业甚至能与台湾地区相媲美。但是,佛教产业在中国的市场空间十分的大,目前国内也只是开发了部分佛教产业,很多新兴佛教产业,如素斋、修禅旅游等均有待开发。
    大陆所蕴藏着的巨大宗教产业市场,为台湾宗教企业发展的第二春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契机。近几年来,随着台湾地区与大陆“大三通”的有力实施,很多台湾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大陆的市场。在内地很多大大小小的宗教用品展会上随处可见台湾投资商的身影,深圳展会、上海展会、义务展会、舟山展会等等均为台商带来巨大的投资契机。不觉间,台湾的宗教用品市场已悄然向大陆倾斜,两岸的商业投资、人文发展呈现出一派祥和、稳定的景象。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