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龛 佛像之柜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4-01-23 浏览次数:1570
大型雕刻的佛像不便于携带,信徒只能携带小型的佛像,以便随时随地能礼佛。盛放佛像的容器,被称为“龛”。随着佛教的发展,“龛”在佛教艺术中就成了放置佛像场所的专有名词。特别是,在中国佛教艺术中,佛龛与佛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佛像必有佛龛,佛龛也成为佛像的专有之物。如在敦煌北朝石窟中,除了少数洞窟外,凡塑出的佛像,必然有相应的佛龛。
作为安置佛像的场所,佛龛在佛教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清朝宫中佛龛不仅以房屋造型占很大比例,其中又以模拟官式建筑者为大宗,如宫殿式龛、楼阁式龛、亭式龛和各式塔龛等。在清宫佛堂的显要位置,通常放置拟宫殿样式并完全按照实体比例微缩制成的佛龛。上为屋顶,常刻有斗拱,中为柱身,内供佛像;下为基座,常用须弥座。其间每个细节并非随意设计,而是具有强烈的伦理特征,体现着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如屋顶的式样、装饰物走兽的数量以及斗拱、彩画纹样等,都一一有严格规定。
随着社会经济和审美倾向的变化,到乾隆年间,清朝手工业已经发展成独特的清式风格。宁波、福州的漆艺,广东的嵌螺钿,山东潍县的嵌金银,安徽的木刻、镂雕,西藏的金属雕刻及镶嵌,还有北京的珐琅、漆器等,都为宫廷制龛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创作手段。供龛的装饰题材除了常见的龙的形象之外,还有藏传佛教的“八宝”,及各种传统祥瑞名物等。如象(祥)、蝙蝠(福)、桃子(长寿)、葫芦(福禄、子孙连绵)、荷花、缠枝牡丹(富贵)、灵芝(如意)等,此外还有八宝卷云、如意云、流云、花卉纹等。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