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用品网 - 佛教用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民俗风情 | 企业新闻 | 人物专访 | 行业新闻 | 行业专题 | 用品知识 | 宗教文化 | 佛典故事 | 佛教礼仪 | 佛教论文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佛教文化荟萃 > 发展间隙有多大,行业市场就有多大!
P.biz | 商业搜索

发展间隙有多大,行业市场就有多大!

信息来源:foojoo.com   时间: 2014-01-23  浏览次数:1515

——宗教用品行业市场亟待观念转变,创新思惟
  宗教在中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据市场调查,仅佛教在中国就约有寺院1.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佛教信众1.2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佛教用品交易量已达数十亿元。因此,中国宗教用品的内销市场,相当庞大。面对如此庞大的宗教用品市场,诸多以出口为主的宗教用品企业,在出口退税政策、全球经济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下,开始向内销转变,纷纷与内销企业一同紧抓机遇,共同开拓中国宗教用品市场。这其中宗教用品企业只有转变观念,整合政府、寺院及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源,才能共同将宗教用品行业市场做大做强。
  中国约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香火袅绕,常年吸引来自国内外数以上亿人次的善男信女,造就了“普陀山”、“少林寺”、“白马寺”等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佛教文化胜地。据了解,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所发展的佛教文化产业,还不够完善,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这也是宗教用品企业可以发展深耕的部分。
  一是资源规划不够。由于地区佛教文化资源缺乏整体性的区域规划,产业功能与配套服务不够完善,与周边其他产业资源无法形成系统链条。宗教用品企业可以与相关地区政府部门协商合作,共同开发建设大型多功能广场,建设宗教用品商业带,修建展览室、停车场、卫生间等相关配套设施,使寺庙产业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互动经营,形成规模。
  二是发展基础建设受限。据调查,中国有很大一部分寺院,内部硬件设施老化,改造难度较大,无法承载现有旅游产业与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对于此,诸多石雕、木雕等土木建筑企业,应及时获取寺庙建筑信息,承建及维护寺庙工程,在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的基础上,对寺院进行适度修缮,有效保护,合理利用,重现文化遗迹的古朴特色和历史风貌,消除各项安全隐患,使寺庙环境设置与内部功能适应现代旅游业的需求。
  三是内涵挖掘不深。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寺庙损毁后,其丰富的文献资料散失严重,影响了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了深耕文化内涵,宗教企业可借助自身的专业优势,结合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知识,深度挖掘寺庙群的历史掌故、文化沿革、传说故事和风俗民情,充分展示其经藏典籍、法器文物。在高层次文化方面,宗教用品企业可与当地各级佛协合作,探索成立佛学文化研究中心、佛文化推广公司等机构,展现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同时,宗教用品企业还可开展佛教文化旅游宣传包装,深挖内涵,扩大影响,力争建立富有“品牌化”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与旅游胜地。
  四是宗教用品发展经营无序。大多数佛教文化产业开发还停留于萌芽、无序状态,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大型产业集群。据市场调查,各地佛教用品市场需求旺盛,营销走势良好,但经营规模小、管理比较混乱。对此,具有实力的宗教企业,可在经营现有佛教用品的基础上,研发特色的陶瓷器具、手工工艺品等具有原创性质的旅游纪念产品,努力打造各个地区“地标式”的佛教文化用品集散地。
  五素食餐饮。据了解,目前中国国内的素食餐厅约有300余家,其中寺院和国家特级旅游景点的比例约占70%,社会素食餐厅约占总量的1/4,其主要以佛教素食为主。据悉国内几家知名素食餐厅有上海枣子树、人道主义(台湾人开办)、普罗王的树(台湾人开办)、常州仁爱素食、深圳的登品食府、北京静心莲、厦门南普陀素菜等。国内的素食餐厅的数量和佛教信仰者的比例不吻合(佛教在中国就约有寺院1.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佛教信众1.2亿)。这种比例的失调,让许多的台湾和香港等宗教用品资本商正看好中国素食这块大市场。
  链接-“创新”
  “创新”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他将“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结合。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包括下列5种具体情况:
  1、开发新产品,或者改良原有产品;
  2、使用新的生产方法,比如改手工生产方式为机械生产方式;
  3、发现新的市场,比如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4、发现新的原料或半成品,比如使用钛金属做眼镜的镜框;
  5、创建新的产业组织,比如新兴的培训公司。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佛教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