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称为“挂单”。这也是从行脚僧到寺院投宿挂单引申而来。在汉传佛教中,“单”是指僧堂里的名单,行脚僧把自己的僧衣挂在名单之下,表示暂住,因此称这样的投宿为挂单。后来也用在居士暂住寺院修行上。在汉传佛教的不少寺院中,至今仍然保留了这一传统。
到寺院投宿称为“挂单”。若人已额满而不接受挂单,称为“止单”,自己左右两邻的床铺,称为“邻单”。辞别寺院称为“起单”或“抽单”。挂单后,日久知其行履确可共住者,即送入禅堂,称为“安单”。拜访其他居士挂单的住处,称为“看单”。若犯戒被摈出门,称为“迁单”。偷偷的离开寺院,称为“溜单”。提供僧众住宿额满,称为“满单”。无限制接引僧众投宿,称为“海单”。安排僧众住宿,称为“送单”或“进单”。
在汉传佛教中,居士挂单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以保证寺院的清净和修行秩序不被干扰。有些寺院会把居士挂单的须知张贴在寺院门口,提示给居士们看。
有的寺院《挂单居士须知》是这样规定的:
来寺挂单,本不得已;行权方便,暂且随缘;三宝圣地,修德有功;扰乱他众,罪过无边。既蒙留宿,当模范遵守相关规约:
1、凡欲住宿者,应持相关证件到客堂登记,获得知客批准后,到寮房与寮元接洽。
2、到寮房后,一切听从寮元安排,不准私自调换床位,不准挪用它床物品。
3、保持床铺及房间卫生,及时清理个人及公众垃圾。若有造成备品污秽,请立即设法清洗,或者购买新品,经寮元检查后换用。
4、个人财物注意保管,能随身携带的金钱及贵重物品,尽量随身或交给他人代为保管;若有丢失,责任自负。
5、发现或被举报有偷窃行为者,查明无误,应还清财物立即出院,以后不准再来挂单。
6、出现各类纠纷,应找相关负责人处理;必要时报公安机关查办。
7、无论是否经寺院批准,都不准在寮房化缘,发现在寮房收款者,立即清单。
8、一般不准在寮房诵经或拜佛,挂单后一切行动随众:早晚二课、过堂用斋,皆需遵守规定的时间,不准迟到或提前。
9、寮房休息时间以寺院号令为准,早晨打板后方可起床,晚上应在打板后30分钟内熄灯就寝。因病无法入睡或需要早起,可以在床上打坐,但不许弄出声音影响他人休息。
10、佛七活动期间,若不能随众上殿者,请自行早日离开,莫待驱逐。
11、本须知未及之处,以《常住居士规约》和其它相关制度为准。
以上各项,望挂单者周知,违者清单。
在汉地寺院,居士挂单规矩甚多,所有的规矩都是为了保证寺院的清净和修行秩序,去除我们在尘世中生活养成的不良习气。
一般说来,居士在汉地寺院挂单,需要出示皈依证和身份证。挂单房里如有同修生病要关心照顾。不可以在寺院抽烟,一时难以完全戒烟的居士,在寺院也要尽量减少抽烟量,而且只能在厕所或偏僻的地方抽,不许在寮房或公众场合抽烟。有的寺院甚至不允许吸烟者挂单。在寺院生活,要节约用电,不得钉破墙壁或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准时参加早晚殿的功课。出去必须报告。访人先敲门,让入方入。不携宠物入寺。
在寺院生活,衣服整洁即可,不要穿光鲜华丽花俏的衣服,更不可穿短裙、短裤、背心袒胸露背。参加法会或早晚殿课诵时要穿海青,受过戒的居士尽量搭缦衣。着衣先净手,不净手不得触海青或缦衣。穿好海青搭上衣,两手不可下垂前后摆动,应该将两手迭掌,放在胸前。穿着缦衣要坐下时,先要撩起缦衣,不可坐缦衣于臀下。穿海青时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衣拖地或被踩到。跪拜时双手同撩前片,长跪时先将左脚向前弯曲,双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脚收回。静坐时,将盖布巾置于海青内。
不可在寮房内喧哗谈无益之事。同处一室应知长幼大小,要温文有礼软语相悦,互相赞叹劝勉,不得粗恶恼人,假使失语冒犯,应当软言忏谢。同房间有人已睡或在用功时,不得打扰别人,即便自己念佛或持咒也不应该念出声音。
挂单房里有人睡觉,不可捉物发声或大声言笑。晚上听到止静板响即息灯止静,上床养息。按时关灯,关灯前应先观察询问同寮准备妥当与否。衣服鞋子要放整齐。睡眠时不可思维恶事,应吉祥卧。不仰不伏,不得向壁,不得竖两膝,应当枕手,微曲两足,两膝上下相垒,右卧如弓(若有恶眠、老病、右胁痈疮者,则随意)。非时不卧。凡卧不得赤体,应合衣而眠。起床后整理衣被。
洗浴时,不可以在浴室中小解。洗浴毕应当清洁浴室令净。洗澡时不得与别人谈笑,不可以唱歌。洗脸刷牙,漱口吐水要轻缓低头,不可进溅旁人。
寺院的食堂称为斋堂,师父们吃饭称为过堂。吃饭前要思维: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吃饭时要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杂话、起诸分别。
随众过堂八种好处:
1、不懈怠故──就是不放逸。过堂前打板三次,叫做三通。第一通,是通知准备吃饭;第二通,众人穿袍搭衣,去到斋堂;第三通,排班静候,恭迎大和尚。这样做,大家不能怠慢拖拉。很有次序。
2、供养省力──厨房及行堂(盛饭菜)的人工作方便、省力,可以一次过排好碗筷,盛饭菜以及收拾整理都快易。
3、平等无我──大家都吃同样的饭菜,大和尚小和尚都没有什么不同,平等供养,无人我相,因此便没有分别心。
4、不偏众食──大家用膳平等,各样食物分配均衡,营养便会均匀,对身体亦有好处。又能改变不良的习气。
5、甘苦同受──大家无有拣择、如尝甘露、法喜无穷,体现出佛教的平等。
6、存正念故──不生妄念。妄念一起,当观信施难消,为药食故,借假此身,息诸妄缘,即起即空,是谓存正念。
7、如法如理──唐代以后,因为寺院人渐渐多,尤其是在传戒时,常过千人,若不设这些规则,便会很乱。有次序便心安道隆,佛法时时现前。
8、起止威仪──佛弟子,凡事都超众,连吃饭也有规有矩,令人一见便会生欢喜及恭敬心。此就是现身说法。
由此,可看出五观的重要性,否则作为僧人来说,信施难消。只有大阿罗汉为全应供,余下皆是缺应供。也就是说,大阿罗汉能消一切信士供养,是圆满的。而初二三果的圣人,也消受不起信士的供养,何况凡夫僧众?
在普化寺挂单禅修,初识我的入门师父照根法师,他的一句话令我至今受益匪浅:惜衣惜食,非为惜财,乃惜福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在斋堂一再向大家强调要爱惜食物的原因。在第一天的修行生活,几个中心的负责人都发现斋堂里有浪费粮食的现象,那些粮食都是从山下运上山的,而那些豆制品素食更是师父从成都运过来的,很多师兄吃不了或者觉得口味不合自己要求,就倒在了垃圾桶里,让我们看得心疼。这样的行为不知道要折损自己多少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