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在于使内心平和
自我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你的内心平和下来,把该去掉的情绪去掉,把该保留的情绪保留起来。
但是你不要把两者搞错了。本来应该切除胃的三分之二,结果你把肺给切掉了,就没有肺!把心给切掉了也麻烦,没有心!要是把两个都切掉,就“没心没肺”了,更麻烦!
那么,快乐的情绪要不要去除?想睡觉的情绪要不要去除?想占便宜的情绪要不要去除?在这些情绪里,有要保留的,也有要去除的,你必须弄清楚。只有让该去的去,该留的留,内心才能平和、有序。
做手术的人必须对人的身体结构、五脏六腑等各个器官非常了解。当不了解内部结构时,就没法下手。管理内心的情绪,也和做手术一样。想要管好你的情绪,就要了解内心到底有哪些情绪。在佛法里,把情绪分成四大类。
常态情绪——遍行心所(含别境心所)
第一类,常态情绪。这类情绪在佛法里叫“遍行心所”——作意、触、受、想、思。这种心所,属于常态的心理活动,随时都存在。它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你可以不用管它。
比如:感受。你现在坐着就有感受。什么感受?大大地不好!凳子又硬,又不能靠,靠着也不舒服。这些都是感受。于是你就会想:“换个凳子吧!”想了以后,会怎样?就要产生行动了。
又比如,有两个老同学,一个在北京工作,一个在成都工作。他们很长时间没见面了。有一天,北京的同学来看成都的同学。
当人在远处的时候,不一定能准确地分辨对方是谁。于是,刚开始看见的,是一个影子。影子通过眼球,刺激你的神经。神经一受刺激,马上就会有一个“作意”的东西起来。这个“作意心所”就会警觉你一下:“哎!那儿有个人影。”是不是有这种感觉?当警觉的心一起来,马上认识的活动就开始了。
然后到“触”,感触。就是认识的活动和具体的人,两者之间碰在一起了。一感触,就有感“受”了。他看起来最近好像过得不错,脸上红红的,营养好。马上就说:“哎哟!这小子怎么长胖了呢?”
跟着就要“想”了。“我们好长时间没见面了,这次他到成都来看我,我是东道主,得请他吃顿饭。请他吃火锅吧,皇城老妈。”接着又琢磨:“两个人吃饭没趣呀,我再请两个人热闹一点。”想完就开始打电话:“小张,今天请你吃饭,六点钟不准缺席。”这就有语言了。再下一步,大家就坐下来开始吃饭了。
在这个例子中,把人从开始接触,到心里产生感受、思维,到最后通过思维而有行为的整个过程,描述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佛法讲的常态的心理。它之所以叫“遍行心所”,就是由于任何时候都没有离开你,是常规性的心理活动。
这样的心理用不用对治呢?用不用消除呢?要是把它消除了,你就跟石头一样,没感觉了。只要是人,只要有思维,都不能没有这个情绪。
不良情绪——烦恼心所
第二类,不良情绪,有二十六种。我先给你们做个预告,这类情绪是特别需要管理的,因为这个家伙最坏。
在佛法里面,什么叫烦恼?有两句话:“妨害身心,恼乱有情。”什么意思呢?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对自己、对他人能够造成伤害,对今生、对来生同样能够造成伤害。对自己、对他人,这是什么?空间。对今生、对来生,是什么?时间。所以,这种情绪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你们有没有嗔心?有嗔心的举手?有的人没有举手,说明他肯定是把自己管理好了。这个嗔心,就是属于对自己、对他人,对今生、对来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乃至产生破坏作用的不良情绪。
嗔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比如发火。当你发火时,手往桌上一拍:“今天不是碰到我脾气好,早收拾你了!”要是再凶一点,你就会吼:“把钱交出来!要钱还是要命?”如果你这么凶,对方会不会受伤害呀?一定会。
如果你是一个爱发火的人,别人会躲你远远的;那些胆小的人看见你,还会被吓倒。不过,这种火只是在心里,对别人的伤害比较小。当火发到拳头上,伤害就大了。“给你一拳头!”完了,这一拳头打在别人身上疼呀!人家下次再看见你,就要躲了:“别惹他,那个家伙要打人!”
还有,不要说对今生、来生有伤害,就是对今天、明天都有伤害。今天你生个气,马上就会不舒服。要是连着生十年的气,最后怎样?医生一检查:“对不起,我已经没药给你吃了!”你说:“医生,求你救救我嘛!”“唉,你已经肝癌了!”长期生气会伤肝,容易得癌症,知道吗?所以,不良情绪不仅让我们今天受伤害,将来也会受伤害。
这些情绪要不要管起来呢?当然要管。生气是魔鬼!我常讲一个神话故事,说有个罐子被埋在地下,你别去把它打开。要是打开了,罐里的魔鬼就要跑出来捣乱天下。那个罐子是什么呀?就是你自己的心。罐里装的魔鬼又是什么呀?就是你心里的烦恼。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出来,不然天下大乱。
如果不释放烦恼,那要释放什么呢?要释放快乐、善良和慈悲,并且越多越好。要知道,把不良的情绪管起来还不够,因为它会在内心里面跳动,因此还要把它消灭掉、化解掉。这才是根本。
良善情绪——善心所
第三类,良善的情绪。良善的情绪,就是佛法里常讲的“善心所”,这是好的情绪,共有十一种。
“善心所”到底是什么呢?简单讲,就是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好处,对今生、对来生也有好处。什么是善的标准呢?今天有些人认为,只要自己不害人就行了。行不行?简单讲也行。只要不害人,至少别人受伤少一点。
但是,佛法讲这还不够。除了不害人,还要帮助他人。这就是既对自己有好处,也对他人有好处。这才是佛法的精神。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慈悲、关爱、快乐、喜悦,这些都属于良善的情绪。
不固定情绪——不定心所
还有一类,是不固定的情绪。它属于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有时可能好、有时可能坏的状态。它们是悔、眠、寻、伺。
比如,这个时候你的肚子有点疼。你就想:“早知道我就不吃那块西瓜了!”这样的心理活动是好还是坏呀?不好不坏。
又比如,街上乞讨要钱的人多不多?很多。有人就跟我讲:“师父,那些要钱的比我都有钱。他都能买别墅了,我还住平房呢!给他钱我后悔死了,早知道就不该给他!”这种心理是好还是坏?不太好。你给了就给了,不要再去计较。
我常讲,乞讨的人再有钱,他只要向你伸手,就永远是穷人。只要你愿意施舍,哪怕只有很少的钱,你也永远是富人。因为你的心里是富裕的、安稳的。
又比如,你去散步的时候看见有只蚂蚁受伤了,缺了一只腿。当然,这得有眼光才看得见哦!于是你很同情它,想帮它一下。可又一想:“算了,它只是一只蚂蚁。”于是便走了。过了一会儿,突然又想:“哎哟,它也是条命呀!早知道我还是该救它一下!”这种心理是什么?你后悔自己干的坏事,这就是好的。后悔干的好事是什么呢?是不好的。
刚才讲到的情绪,在佛法里叫“悔”。就是追悔、后悔的意思。在前面的例子中,这种“悔”的情绪表现为后悔吃西瓜,是不好不坏的;后悔给了别人钱,是不好的;后悔没去救那只蚂蚁,是好的。因此,这样的心理并不固定。是好是坏,要对事而言。
实际上,我们的内心有很多这样的心理,总是在后悔的情绪中过日子。佛法讲,这类情绪多了也不好,需要警惕。
总的讲,佛法把我们的内心情绪大至分成四类:常态的、不良的、良善的和不固定的情绪。
来源:成都文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