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管理不良情绪,还是强化良善情绪,都给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要让我们实现内心情绪的正常化。
很多人对此有误解,尤其是对剃光头的出家人。曾经我就读佛学院的时候,有一次骑自行车上街。旁边的人说:“哎呦,和尚还骑自行车。”我便跟他开玩笑,说:“和尚还吃不吃饭呀?”他说:“恐怕你们不吃饭哦!”我问他:“为什么呢?”他说:“不是说你们不食人间烟火嘛!”
所以,在许多人的眼中,佛教徒是不近人情的,是内心没有想法的。事实上佛教徒不仅有想法,还有好的想法。
佛教徒有没有感情?有。有什么样的感情?正常化的情绪、无私的奉献和无私的爱,这就是佛教徒的情绪。正因为有了无私的心态,他的内心大不大?大。能不能装下一切众生?能。所以,我们常常念“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要帮助和度化一切众生。不舍一个众生,就是菩萨的精神。
况且,菩萨的情绪还很多、很丰富呢!他要是情绪不丰富,怎么知道你在想什么呢?虽然菩萨的情绪很丰富,但他没有凡夫众生那种染污的情绪,也没有波动的、不正常的情绪。
因此,修行就是要实现内心情绪的正常化。要实现内心情绪的正常化,就要让内心的情绪变得良善,并且使它趋于平和。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状态。
什么样的状态才是正常的情绪呢?“喜而不狂,怒而不嗔,哀而不伤,乐而不纵”。
我的这种概括源于一次启发。一天晚上,有个人给我打电话,他问:“您还有情绪吗?”我说:“有啊!”他很惊讶:“您怎么还会有情绪呢?”我回答了他道:“不仅我有,所有的佛菩萨和修行人都有。他们也有喜怒哀乐,只不过他们的喜怒哀乐,是从慈悲心里流露出来的。”
喜而不狂
今天的人欢喜吧?欢喜得像过狂人节。狂人广场、狂人啤酒、狂人麻将、狂人咖啡馆……狂得姓什么都不知道了。佛教里的“喜”,并不狂,是一种平和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怒而不嗔
修行人也发火,但是没有嗔恨心。这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有时候遇到某人不听话,也会吼一声,但不是从心里产生憎恨,而是慈悲流露。文殊菩萨有句话:“我不恨一切众生,因为他们都有烦恼。”
有时候大家教育子女特别着急,从现在起,不要再有嗔恨心了,要学习佛教讲的“发火不带嗔恨”。我最近跟一个人讲:“有时发点火、生点气也没关系,但是不记隔夜仇,不欠来生帐。”不记隔夜仇,就是哪怕有点摩擦,但不要过夜,马上解决掉。
所以,“怒而不嗔”不是为了恨众生,而是为了帮助众生。因此,佛教里有句话:慈眉善目是慈悲,怒目圆睁也是慈悲。怒目圆睁,其实是慈悲的另一种方式。
哀而不伤
举个例子,有个人哭的很厉害,很伤心,你在他旁边说:“你别哭,别痛苦,痛苦不好啦!”你越说,他越哭。是不是这样?他心里会想:“你叫我不哭,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为了理解他的苦,你也要陪着哭:“你是不是难受呀?我心里也难受啦!”他一想:“我难受,也让他难受了。算了,我不哭了。”不就有效果了嘛!所以,哀而不伤也是慈悲。
乐而不纵
快乐,但是不放纵。今天人追求的快乐,是以放纵为前提的,牺牲了很多宝贵的光阴,不可取。佛法讲的乐,是喜悦,是发自内心的无私无染的快乐,而不是放纵之乐。
所以,菩萨也有像大家一样的情绪,但是又有区别。他的情绪是正常的喜怒哀乐,而凡夫众生的喜怒哀乐,总是会偏离正常的轨道带着染污的色彩。
我个人觉得,“喜而不狂,乐而不纵”是智慧的表现,“怒而不嗔,哀而不伤”是慈悲的表现。实际上,这四句话正好体现了佛法的慈悲和智慧。因为佛法讲,任何事都有“两条腿”——修福又修慧。慈悲心,就是在修福报;智慧,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智慧力。
为什么佛叫两足尊?我们也有两只足,为什么不是佛?佛的两足,指的就是慈悲和智慧。慈悲心加上智慧心的圆满,才是真正的成佛。作为凡夫众生,慈悲也缺乏,智慧也不够,因此只能是凡夫了。
通过对内心情绪的管理,我们能在日常生活和修行中,轻松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同时达成修福又修慧的根本修学理念。
本文摘自宗性法师《佛法与情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