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时心里要宁静,但也不能像木头一样,无知无觉,陷入一种枯寂的状态。一落枯寂,就会阴气太重,容易出问题,比如说精神恍惚,麻木不仁,走火入魔等。所以我们在参话头、做功夫时,既要看住这个无字,内无身心,外无世界,同时又要能够灵动,忌讳落入枯寂。所谓灵动,就是既要寂,又要照。有寂有照方是正定。没有照、没有灵动,就成了枯木禅。修行落入了枯寂,便没有进步。尤其是刚起步的时候,更应当防止这一点。
古人把落入枯寂状态叫做“堕入无事甲里”,好比一个铁壳子,把你的整个心态都包裹住了,这时你要透过它,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所以做功夫时,一定要寂照同时,定慧双运。行香时也要注意这一点,不要把头垂得太厉害了,这样容易使我们陷入枯寂的状态。无论是打坐还是行香,都不能失去觉照,觉照的功夫到家了,那时就是古人所说的“灵光独耀”。在根尘相接的时候,心中的智慧光明,也就是那一点灵光,昭昭不昧,不起分别,不生执着,自在无碍。宋代有一位大儒学家,叫做朱熹,他有一首诗,可以用来说明这个道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比喻我们的心田,我们的心如同澄澈的池水,阳光、云彩可以在其中映现得清清楚楚,所以说是“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什么这一泓池水如此清澈如镜呢?因为它不是死水,而是活水,有活水源头不断地来充实,所以才这样清澈干净,没有污染。我们用功夫时也应当像这样时时刻刻有活水来滋润,这个活水就是觉照。有觉照这个灵动的活水,我们才不会昏沉,不会散乱。既不偏寂,又不偏照,寂照并同,这是我们做功夫最恰当的方法。
来源:《禅》刊